“每天下班回來,想走進家門,得從一眾單車的縫隙中穿行,稍不注意就會被絆倒?!奔易⌒靺R區嘉善路69弄小區的居民王先生無奈抱怨道。每到晚間,因為隨意停放的共享單車,老弄堂儼然成為居民們的“堵心弄”?!芭玫缆藩M窄,最寬處不足4米,最窄處僅有1米,輪椅都過不去。”
這個建于20世紀70年代的老弄堂,因毗鄰永康路咖啡一條街、上海文化廣場與環貿等熱門地標,隨著游客日益增多,單車“擠”進弄堂成了常態。“租客圖方便,游客跟著停,有老人被絆倒卻找不到責任人?!奔紊凭用駞^黨總支書記、居委主任李志陽翻開相冊:斑駁的墻邊,單車堵住了走道。
于是,居委會聯合物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弄堂大門口和拐角處設置提醒牌;在樓組長會和志愿者骨干會議上大力宣傳,鼓勵居民勿將單車騎進小區;安排保安在夜間巡邏時搬走部分單車,并在小區主要入口進行勸阻。然而,這些舉措的效果有限且不長效。與此同時,居委會試圖聯系單車運營方,也無果。
隨后,居委會迅速將此情況上報嘉瀾片區民情快辦平臺,片區黨委研判協同多方力量進行處置。
接訴即辦,“民情快辦”迅速處置訴求
“民情快辦”工作平臺接到訴求后,2小時內迅速將問題派單至責任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居委會取得聯系,并實地走訪現場調研。為了讓治理方案更加貼合居民的實際需求,工作人員和嘉善居委會一起組織召開了3場“弄堂議事會”。
在首次議事會上,居民區社工聯合志愿者、樓組長及居民代表,仔細梳理共享單車亂停的頻率、數量及常見時段等信息。居委會亮出3組數據:弄堂日均停放8至12輛,節假日翻倍;停放集中時間大多在20點之后;80%投訴來自中老年居民。
會后,為提醒居民規范停車,居民區社工與志愿者們每晚9點開始行動,在每輛停放在弄堂里的單車上張貼通知單?!澳菚r候,大家齊心協力。前前后后張貼了將近千張單子,雖說過程很辛苦,可結果卻不盡人意。”嘉善居民區社工說道。
居民區社工推走停在弄堂內的共享單車 天平街道供圖
“弄堂口不能停,那停哪里去?”
“附近是否可以增設一些停車點?”
面對這些反饋,第二次議事會召開時,有人提出把鐵門關上,禁止單車進入,但也有晚歸居民覺得關門后進出不方便,電動自行車通行也受影響。
居委會工作人員仔細記錄每一條建議,經深入討論,大家將目光聚焦到弄堂外部,一致認為可通過優化調整禁停區范圍、重新規劃便民停車點位置來解決問題。“在兩輪議事會后,我們確定了這個解決方案,但還需要街道多方部門的支持和協調?!崩钪娟柋硎尽?/p>
疏堵結合,單車禁停管理新模式
第三次議事會,也是關鍵的片區例會。在這次會議上,天平街道嘉瀾片區黨委通過多格合一,聯合各方力量,邀請美團、青桔、哈啰等單車運營商代表一同參與。經過溝通,最終確定了方案:在弄堂對面增設10個帶充電樁的非機動車位,擴寬禁停區覆蓋面。
嘉善路69弄馬路對面新增非機動車充電樁并拓寬停車區域
天平街道社區管理辦牽頭,在弄堂口設置gps電子圍欄,美團率先調整禁停區域。“拿到名單后,我們一次性完成了區域配置,將嘉善路69弄等多個區域納入禁停范圍?!泵缊F單車上海市運營經理馬起源向記者介紹,在設置過程中,考慮到gps信號容易偏差,工作人員深入弄堂實地勘察,仔細測量弄堂的寬度、長度,收集坐標,比如標記禁停區域的起始點,像正方形區域就標記四個角的坐標點,形狀復雜的還會增加坐標點,然后在線上完成電子圍欄的設置并同步到地圖中,讓后臺和用戶端的禁停范圍保持一致。
在嘉善路69弄的弄堂內和靠近大門的一段路上,記者以美團單車為例嘗試將單車鎖上,卻發現新式自動鎖單車在禁停區內無法鎖車。老式機械鎖單車雖可強行鎖車,但再次使用時會收到違規停放提示并自動扣費。
美團單車新增違停區域
“就像給孩子立規矩,光勸不行?!?馬起源透露,與此同時,系統也同步升級:提高禁停區調度費,并且違停3次扣信用分,強制鎖車需支付調度費。此外,施工人員在地面噴涂著醒目標識,智能監控攝像頭的安裝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實現“人防+技防”的雙管控。上線后,美團還安排工作人員每天進行線下測試,從用戶視角進行取車和還車操作,并對比坐標,不斷修正禁停區域,將一些起初遺漏的邊邊角角也納入禁停范圍,滿足了實際的管理要求。
哈啰單車新增違停區域
青桔單車新增違停區域
“美團畫了第一條紅線后,另兩家48小時內就跟進了。”李志陽告訴記者。馬起源也透露,禁停規則剛上線時,效果便開始顯現,在一些單車停放較多的區域,原本每天違停訂單最多可達近百單,而一周后,違停訂單已近乎零。
經驗推廣,民情閉環的“長效答卷”
實施治理方案的初期也遇到了一些阻力。部分居民對新的停車規定不理解,認為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不便。“我之前一直把車停在樓下,現在要停到外面,多麻煩啊?!币晃荒贻p的租客抱怨道。為了消除居民的顧慮,居委會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一起,挨家挨戶地上門做工作。他們耐心地解釋治理的目的和意義,展示前后對比的照片,讓居民直觀地看到整治后的好處。經過一番努力,居民們逐漸理解并支持治理工作。
在整治過程中,居委會還組建“片區巡查隊”,居民骨干主動加入。每天大家定時在弄堂里巡邏,一旦發現有違停的單車,就將其搬到規定的停車區域。單車企業也積極配合,通過app對違規用戶扣減信用分,對多次違規停車的用戶采取限制使用或處罰措施。
經過一個多月的持續治理,嘉善路69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亂放的單車不見了,弄堂變得寬敞明亮,投訴量下降了90%。這一顯著的成效,讓大家看到了民情快辦的高效。對于運營方而言,此次整治幫助企業能投入充足運維力量維持秩序,也減輕了小區的管理負擔,同時不占用小區內部道路空間,方便居民生活出行,提升了單車的資產效率。
天平街道在成功解決嘉善路69弄單車難題后,積極總結經驗,在片區其他12個里弄逐步推廣。據悉,天平街道將繼續以居民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民情快辦工作機制,讓更多的老里弄在歲月的洗禮中,既保留濃厚的煙火氣,又展現出井然的秩序感,成為居民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記者:曹香玉、奚亮
編輯:葉芳芳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上觀號作者:徐匯通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