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竿垂釣中,青魚無疑是難度最大的,因為青魚的體型在常見魚類中是最大的。很多釣友也把手竿釣青魚,作為手竿釣法的“終極考驗”。青魚在自然水域中分布不多,但是釣魚經驗告訴我們,江河湖庫中的青魚往往是比草魚數量要多。如何釣青魚,自然水域和黑坑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一、時機
青魚在民間俗稱螺螄青,說明青魚有喜歡進食螺的特點,水中帶殼的軟體動物都是青魚的主要食物來源,除了螺螄之外,淡水的蜆子,個頭不大的河蚌等等也都是青魚的食物。青魚有其他魚類不具備的能力,那就是吃比較堅硬的食物,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青魚喉嚨有一塊角質,俗稱青魚石,這東西可以比較輕松壓碎帶殼的軟體動物。所以說想要釣青魚,一般需要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等到螺蜆蚌從淤泥里出來,到淺水取暖時才比較好釣。從晚春到深秋之間,都是釣青魚的旺季。
二、釣位
青魚是淡水魚中體型巨大的一種魚類,所以一定要注意,雖然有春釣灘、秋釣邊的說法,但是青魚這種大魚從來都不會輕易到淺水,還是應該適當釣得深遠一些。一般來說青魚會跟著食物分布來覓食,所以軟體動物多的地方比較容易釣到青魚,并且還需要滿足一定的水深。一些水中有青苔的地方,比較容易吸引到螺在這里覓食,所以水中有巨石、水底有瓦礫的地方較為適合釣青魚。一些淤泥較多的地方,比較容易有河蚌等軟體動物。但是一些砂石的地方比較可能有淡水蜆子,所以說釣青魚的地形較為多樣。如果是釣江河,建議釣大灣。如果是釣水庫,鏵尖等魚道地心是首選,以及大壩兩側深水區域,這種地方挨著硬底和軟底的區域,有螺有蜆還有蚌。
三、釣組
釣青魚的釣組怎么搭配,其實是比較糾結的。我們都知道青魚的體型非常大,絕對需要粗線大鉤才能滿足釣青魚的要求。但是糾結的地方就在于,一般來說并非只奔著青魚去的,如果釣組太大的話很多魚是不敢吃鉤的,因為異物感實在太強,并且魚鉤也比較大。釣組搭配要結實耐用,還需要盡量做到中大體型的魚類都能兼顧。所以一般來說都是使用單鉤通線釣組,魚線上沒有結,拉力損失自然就更少一些,那么就能實現相對細的魚線釣大魚。魚竿至少6.3米,這還是晚春、初夏階段時青魚覓食較為旺盛,并且處于繁殖期前后,否則還需要更長的魚竿才行。
四、餌料
開始就介紹了青魚的習性,所以在野釣青魚時基本都是用螺螄做餌料,或者是使用玉米粒,這里的玉米粒一般是使用煮熟的,或者是發酵的酒香玉米,底層覓食的魚類大多對酒味并不陌生。窩料的選擇也主要是玉米粒和螺螄,一般來說需要打重窩,否則很難吸引到青魚進窩。甚至有的釣友在一個位置多天持續打窩,之后才開始垂釣,這是為了讓青魚養成到某個位置進食的習慣。釣青魚一般來說不注重浮漂的選擇和調漂,浮漂吃鉛量要足夠大就行,還有就是調漂也不講究,因為玉米粒、螺螄都都屬于重餌,所以怎么調漂都是到底的。如果是黑坑釣青魚,一般會使用無鉛釣搭配螺螄或者是珠子,無鉛的目的是限竿限線還能更遠,而這種釣法如果餌料不重拋竿困難,魚線還會松弛。
青魚幾乎沒有什么天敵,所以進食極為沉穩,基本都有在原地咬碎食物的習性,所以說漂相反而不那么夸張。最后要注意,失手繩很有必要。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