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下旬屢次表態想和中國“談判”,但中美兩國沒有獲得接觸的機會。上周他甚至主動聲稱中美“已經在談”,被我國外交部澄清為不實言論。此后特朗普和財長貝森特突然改變態度,語氣強硬地表示現在中國必須先做出讓步,否則美國不會減免任何中國的關稅。然而對于美方的反復試探,以及動輒“低姿態”動輒“強勢”的言論,中國方面始終態度如一,強調美國必須取消對華加征的無理關稅,以及放棄威脅施壓之后中美才能談判。
消息人士提及,特朗普之前有意讓步“部分關稅”作為和談的條件,明確145%的關稅可以降低到50%到65%左右。隨后有媒體提醒,不應該因此掉入和美國的“談判陷阱”中去;因為特朗普提出讓步是想讓中國也跟進美國做出退讓,利用其中的時間差獲得喘息之機。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美方還是會大幅度調高對華關稅。況且60%左右的關稅,這對于中國出口美國貿易來說還是沒有什么誠意,對華加征關稅如此之高,已經讓不少出口企業望而卻步了。
見中國仍然“不理睬”之后,特朗普在4月30日的內閣會議上又對中國進行一通評價。他聲稱中國在這場貿易沖突中“表現很糟糕”,因為貿易戰對中國“傷害很大”;特朗普舉了個“很大的貨船在太平洋之間掉頭返回,因為145%的關稅無法進入美國”的例子,并且再度強調,美國確實希望能最后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美國同時也會對中國的產品“高度戒備”,直到中方表現出公平的態度為止。而且這不僅僅是買賣問題,還涉及知識產權與其他議題。
分析人士表示,從內閣會議的講話中看,特朗普對中國仍然保持高姿態,要求中國不僅要和美國談判還要所謂的“公平”;這里代表的深層含義與美國和其他國家談判的一樣,就是索要“抹平逆差”的結果。因為特朗普在和日本、印度等國家的談判中,都提到了要求抹平雙方逆差的重要性。中美兩國去年有3000多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主要是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需求太大,中方對美國的需求除了農作物、能源和芯片之外幾乎沒有重要類項;所以讓中國多花錢去買美國產品,是很難有實際執行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中國官方媒體在30日新披露一條消息稱:最近一段時間,美方通過多種渠道主動與中方接觸,希望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而且現階段“美國越是頻繁釋放消息,就越顯現出其急于推動談判的心理”。對此有評論表示:“特朗普的現在確實非常急于談判,但他們又不想先開口讓步,抹除對中國新加征的關稅,這近乎等于宣布自己輸了;從特朗普所說的‘中美問題還涉及知識產權與其他議題’上不難看出,如果中國讓步了,那么接下來面臨的是美國更多的索取和訛詐,這是他們一貫和其他國家打交道的秉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