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新華社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重申,中美雙方未就關稅問題磋商或談判,近期兩國元首亦無通話。由此可見,中美談判大門已然關閉,兩國關系邁向新階段。
特朗普(資料圖)
近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治動作頻繁,影響力不容小覷。其拋出“太平洋威懾計劃”,試圖在印太地區構建針對中國的戰略布局。該計劃宣稱美國要捍衛自身在印太地區國家利益,本質上是加大在太平洋地區軍事投入,用以“威懾遏制中國”。據了解,2021年美國國會為該計劃授權71億美元資金,2024財年國防預算用于加強此計劃的金額達91億美元,相比2022年增加了40%,可見美國在該計劃上投入不斷攀升。
在菲律賓,特朗普政府意圖部署導彈。菲律賓地理位置特殊,處于第一島鏈關鍵位置。一旦美國導彈部署成功,其射程將覆蓋中國大陸部分區域,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直接且重大威脅。特朗普此舉,無疑是在中美關系緊張局勢下,對華打出的“第二槍”,使地區安全形勢更加嚴峻復雜。
外交層面:中國應堅定維護國家主權與國際公平正義。在國際舞臺上,積極發聲,明確自身立場。對美國霸權行徑,予以堅決揭露。積極開展多邊外交,加強與各國友好合作關系,爭取國際社會廣泛支持。例如,在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全球性問題上,中國可主動承擔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吸引更多國家與中國攜手合作,在國際輿論等方面形成對中國有利局面。
特朗普(資料圖)
軍事層面:持續推進軍事現代化建設刻不容緩。加大在高新技術武器研發投入,如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應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等,提升軍隊戰斗力。在南海等關鍵海域,加強島礁防御設施建設,合理部署軍事力量,提升應對美國軍事挑釁能力。同時,加強軍事演練,提高軍隊實戰化水平與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安全。
經濟層面:著力擴大內需,推動國內消費市場發展。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收入等方式,增強居民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降低經濟對出口依賴。在對外貿易上,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經貿合作。例如,加強與東盟、非洲、拉丁美洲國家貿易往來,擴大貿易規模,豐富貿易品類,降低對美國市場過度依賴,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有效應對美國可能的經濟制裁。
科技層面:堅定不移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政府可通過稅收優惠、科研補貼等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在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領域,集中力量進行科研攻關,突破美國技術封鎖,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科研創新環境,吸引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投身中國科技事業,提升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鏈地位,為國家發展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關系緊張不僅對兩國自身發展不利,更會對世界經濟、安全秩序帶來沖擊。合作,才是符合兩國和世界利益的正確道路。希望美國能摒棄冷戰思維與霸權行徑,回到對話合作軌道,與中國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世界和平與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