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臨沂王大叔剛晾完玉米,西北天就壓來鉛灰色云團。手機彈出氣象預警時,他正琢磨著明早趕集的西瓜要不要蓋層膜。
,五一假期的山東天氣,比戲臺子還熱鬧。魯南的雷雨分上下半場。
中午剛過,煙臺威海飄起牛毛雨,青島膠州灣的云卻悄悄攢著力氣。傍晚時分,膠州灣海面突然暗下來,豆大的雨點砸在棧橋護欄上,游客們抱著手機往公交站狂奔。而魯南的菏澤、濟寧等地,衛星云圖上的紅色云團翻涌,像極了老灶上滾沸的辣火鍋。
臨沂網友在朋友圈發視頻:閃電劈開夜空那刻,晾衣繩上的鞋墊都被風掀飛了。中央臺、歐洲數值、北京模式三個預報“高手”較上了勁。
中央臺像個爽快大哥,直接圈出魯東南和青島,說局部大雨可能“超標”。歐洲數值則細致地排時間表,從魯西北東部到半島西部,再到魯南,雨水踩著點來。北京模式卻提醒,這雨像撒芝麻似的,說不定你家樓下成河,隔壁小區還滴著太陽。
老百姓犯了難:到底該信誰?
出門帶傘吧,又怕白扛一路;不帶吧,萬一被澆成“落湯雞”咋辦?金鄉縣的橙色預警讓人心頭一緊。
8到10級的大風,能把廣告牌吹得晃悠,去年就有車被砸出凹坑。
菜農李大姐趕緊往大棚跑,薄膜邊角早被風吹得掀起角,她邊拽繩子邊嘟囔:“這老天,比熊孩子還能折騰。”果園里的果樹剛掛小果,日照的張大哥正給排水溝加寬,“要是積水泡了根,秋天可就少收不少果子。
”馬路上的司機也得繃緊弦。棗莊的低洼路段往年積過水,有老司機說,水深過了輪胎一半,就得認慫繞路。
“別想著沖過去耍威風,修車錢夠買十把好傘了!”開出租車的劉師傅總愛這么勸人。
躲雨也有講究,廣告牌下、大樹旁邊,都是危險地兒,雷電專挑這些地方“串門”。
這場雷雨像面鏡子,照出了大家的牽掛。旅游的人擔心行程,種地的人操心莊稼,開車的人惦記路況。
可天氣這事兒,總帶著點捉摸不透的勁兒。
就像臨沂王大叔說的:“老輩人講‘天有不測風云’,咱能做的,就是提前把該防的防住?!庇赀€在下,不同的人在做著相似的事。青島的夜市攤主收起了露天桌椅,臨沂的菜農守在大棚邊,濟南的家長給晚歸的孩子發消息:“繞開廣告牌走。
”這場“天氣派對”何時散場?
沒人說得準。但有一點大伙都清楚:在老天爺的“脾氣”面前,多些小心,多些準備,總沒錯。就像那句老話說的:“晴帶雨傘,飽帶干糧。
”日子嘛,總得防著點意外,才能過得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