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汪思源 劉文璋
4月的云臺山春意盎然,漫山遍野暈染了新綠,蜿蜒的盤山棧道上人頭攢動,歡聲笑語在山間回蕩。尼日利亞聯邦政府官員烏斯曼·穆薩感嘆道:“我喜歡這里。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做得很好,真正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日前,來自埃塞俄比亞、贊比亞、尼日利亞、古巴、泰國、斯里蘭卡等9個國家的38名官員來華參加“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林草國際合作能力提升官員研修班,赴河南省云臺山、登封林場、許昌市鄢陵縣等地了解中國生態旅游、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的實踐情況。
“云臺山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通過合理開發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發展,為當地民眾提供就業崗位,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贊比亞林學院高級林務官托馬斯·菲利來表示,“通過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性開發,云臺山生態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找到了平衡,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登封林場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情況,引起不少學員的興趣。尼日利亞聯邦政府官員蒙代·索羅表示:“中國政府制定了完備的法律和政策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并有效地貫徹落實,這至關重要。”斯里蘭卡環境部官員昌達納·戴亞拉特納·布盧戈達吉表示:“通過林長制,生態環境保護由林草部門組織實施、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分級負責,這一政策值得我們借鑒。”
在許昌市鄢陵縣,學員們了解到,當地將花木產業打造成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埃塞俄比亞野生動物保護局生態學家德布雷·德克西奧斯·沃爾德格布雷亞爾說:“將花木種植打造成特色產業集群,不僅促進生態保護,還帶動了旅游業發展,助力當地經濟增長、居民創收,真正將綠色資源轉化為經濟收入。”
本次研修班由中國商務部主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承辦。學員們認為,研修班促進各國在森林研究、保護與可持續實踐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邁向更綠色、更可持續的未來。“當前,可持續森林管理、氣候適應能力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前所未有。”泰國農業大學林業學院國際事務部官員維榮榮·當杰表示,林業不僅對碳匯功能、生態系統服務供給十分關鍵,更維系著不少民眾的生計。中國積極促進林草國際合作,有利于推進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3日 03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