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才于2025年5月1日晚8時在南昌逝世,享年91歲,1934年11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西九江,195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專業,先后在北京鐵路醫院、呼和浩特鐵路醫院、九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工作,曾任《江西醫藥》主編、江西省文史館副館長。
1984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89年獲衛生部“醫學翻譯特別獎”,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7年當選“九三楷?!?。
獨立完成《希氏內科學》第15版翻譯,耗時近二十年,兩次焚稿、五譯其書,最終成書約1070萬字,被譽為“世界唯一獨立完成該譯作的譯者”,出版譯著38部,總計約5000萬字,包括《臨床外科須知》《英中醫學辭海》等經典醫學著作。
他以“醫有醫德,譯有譯責”為信條,推動中國醫學譯介事業,為醫學界提供了大量權威參考資料。
作為全國政協第六至九屆委員,他最早提出建立“雙休日”制度,最終推動該政策在全國落實,深刻改變了中國勞動者的工作與生活模式,率先提出“銀行儲蓄實名制”和“火車票實名制”,為后續數字化管理奠定基礎。
提交《加強鐵路路風建設和保障旅客列車供水》提案,提升鐵路服務質量,在全國政協及江西省政協任職期間,累計提交提案約200件,多件被評為優秀提案,直接推動多項民生政策落地。
九三學社稱其“斯人已逝,風范永存”,贊譽他在醫學翻譯和參政議政領域的雙重貢獻,網友留言稱“雙休日制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致敬其“為普通人爭取權益”的擔當。
王賢才先生的一生橫跨醫學、翻譯與公共政策領域,其譯著填補了國內醫學文獻的空白,提案則深刻塑造了現代社會的民生圖景。他的逝世引發廣泛悼念,也促使公眾重新審視這位“雙休日之父”的深遠影響。更多細節可參考相關報道來源。
斯人已逝,風范永存!
致敬!王賢才先生
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