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0年6月7日,大眾日報報道,青島首次開展了放流“仙山第一魚”的活動,共有約2000尾的魚被放流到了嶗山水系中。
那么這“仙山第一魚”究竟是什么魚呢?
它是嶗山的十大特色產品之一,是一種十分珍貴的魚類,甚至還有“魚中珍品”,“淡水魚之王”之稱。
雖然它有很多的美譽,但是它的種群情況卻很不容樂觀,甚至一度陷入了滅絕的困境中,人們也曾多次嘗試拯救,然而繁殖出來的20萬尾魚苗也沒能“挽救”成功這一瀕危的魚類。
不過專家也并沒有就此放棄,反而繼續鉆研,又是一個10年的艱難培育,如今這種特殊的魚類怎么樣了?
?——【·生存困境·】——?
這個有“仙山第一魚”美譽的魚叫做仙胎魚,學名叫做香魚,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淡水魚,它魚形如梭,最大的也不超過20厘米長,背脊是淡青色的,腹部則是白色的,肉質鮮嫩,十分美味,有人甚至覺得它有一股淡淡的黃瓜味。
從明代開始,仙胎魚就是貢品,聲名遠播,十分受追捧,但是現在別說是吃了,想找到一條野生的都難。
2009年9月28日,半島網報道,仙胎魚已經瀕臨滅絕,當地有關部門的保護行動也一度陷入了困境。
曾經仙胎魚在嶗山一帶很長江,當地的居民還經常抓來吃,雖然魚的個頭很小,但是味道也是真的鮮美。
仙胎魚的游動速度很快,很難抓,但是長期和這些魚相處的當地人也有一套專門抓魚的辦法,仙胎魚對黑影比較畏懼,一看到就不敢靠近。
于是當地人就用棍子或者繩子放在水里投影,然后將仙胎魚逼到死水的地方,就能直接用網撈起來。
但是后來仙胎魚就越來越少,曾經一位大學教授曾在嶗山一帶尋訪仙胎魚,他們一行人幾乎撈遍了嶗山附近所有的河流,但就是一條也沒撈到。
那么仙胎魚究竟是因為什么“消失”的呢?
人類的捕撈是其中的一大原因,仙胎魚本身的繁殖就比較困難,大量的捕撈就會導致它們的種群后繼力量不足,新生魚越來越少。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水利興修和河流改道,導致水系斷流,仙胎魚的洄游受阻。
仙胎魚是一種洄游型魚類,專家調查發現,它們以往在嶗山中流入大海的河流中非常常見,但是水庫的修建,導致河水截斷,它們的洄游通道被阻斷,繁殖難上加難,以致于數量越來越少。
為了拯救仙胎魚,青島市從2003年就開始啟動了拯救計劃,2004年,相關部門開始建立仙胎魚養殖基地,并且還人工培育出了一批魚苗,足有20萬尾。
這樣的魚苗數量對于一個瀕臨滅絕的魚類來說是極大的幫助,然而這項“挽救計劃”最終卻失敗了。
仙胎魚的養殖成本很高,它的市場價格自然也不會低,但是養殖出來的仙胎魚時機不對,很難賣上價,這和仙胎魚的天性有很大關系。
每年的2月份是仙胎魚育苗的時間,每年的9到10月份就能成年,然后它們就開始產卵,但是仙胎魚“當年生當年死”,產卵之后它們就會自然死亡。
而在八九月份,買仙胎魚的人很少,銷量很差,人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沒來的賣出去的仙胎魚死掉,最終“挽救”失敗。
?——【·10年培育·】——?
為了保護僅剩不多的仙胎魚,當地有關部門建立了保護區,禁止捕撈,讓仙胎魚可以休養生息,壯大種群。
除了原地保護之外,人工繁育也同樣是拯救仙胎魚的重要措施。
2020年8月21日,半島都市報報道,仙胎魚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的繁育,而這樣的成果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
2010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相關部門再次展開了仙胎魚的培育工作,其中孔祥科就主要負責這一項目。
仙胎魚的培育有很多的難題,繁殖就是一大難關,在自然條件下,仙胎魚是雄性先成熟,之后它們會去刺激雌性,然后雌性才會性成熟,之后才能進行繁殖。
這樣仙胎魚每年會在中秋節前后繁殖,上市的時間就只要三四個月,而科研人員研究了新的育苗方式,可以控制仙胎魚的繁育時間,幾乎可以做到全年出魚。
人們在最初的兩三年就掌握了仙胎魚的人工繁育技術,每年的產量也很可觀,但是技術仍有不足之處,仙胎魚的上市時間短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在養殖過程中,仙胎魚需要不同的水體環境,這與它的洄游習性也有很大關系。
仙胎魚是在河水中育苗的,這是它們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出生后這些幼魚就會順河流而下游到大海中,此時以硅藻為食,一直到長大,之后再次返回到河流中繁殖,循環往復。
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需要模擬仙胎魚的生長環境,同時還要準備它們在不同階段所需的不同食物。
自然條件下仙胎魚的個頭很小,只有1兩左右,并且壽命很短,只在特定的季節能吃到,這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為此科研人員也對它們做了研究,一條成年的仙胎魚已經能夠長到三四兩重。
這些人工繁育成功的魚,除了會進入市場之外,也會被放流到它們的原生地,逐漸促進仙胎魚的自然資源恢復。
仙胎魚作為嶗山特有的魚類,是當地水生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員,保護它們對維護嶗山的生態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
仙胎魚在當地有著幾百年的食用歷史,還有“仙山第一魚”的美稱,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當地的一張特色名片。
仙胎魚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既能保護這一瀕危魚類不至滅絕,還能讓人們有機會再次品嘗到曾經成為貢品的鮮魚。
參考:
半島網《仙胎魚瀕臨滅絕 專家摸索海水養殖來拯救(圖)》,2009-12-9
半島網《建水庫有"家"難回 嶗山仙胎魚頻臨滅絕(附圖)》,2009-9-28
半島都市報《嶗山仙胎魚實現規模化繁育,10年培育全過程揭秘》,2020-8-21
大眾日報《“仙山第一魚”增殖放流嶗山水系!青島歷史上首次開展仙胎魚放流》,2020-6-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