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特種經濟動植物,水生生物學報,貴州農業科學。
關于大鯢
大鯢(Andrias davidianus)是隱鰓鯢科大鯢屬的兩棲動物,其分布于原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中上游山澗溪流內。其最大個體體長可超2米,重量達到60公斤以上。它的民間俗稱眾多,包括:娃娃魚 、人魚 、孩兒魚和狗魚等等。
前面那些俗稱都很好理解,因為從古代至今,人們都認為大鯢會發出聲似嬰兒的啼哭聲,因而得名,其他流傳最廣的就是“娃娃魚”這個俗稱。但實際上大鯢并沒有聲帶,不能說是聲音不像嬰兒,甚至大鯢壓根發不出聲音,這已經是共識了。
接下來我們就按“娃娃魚”來叫,比較通俗。
而“狗魚”這個外號的由來是因為娃娃魚有時候會狩獵同類,就像惡犬一樣相互廝殺。
娃娃魚身上的名號特別多,而且都很響亮。它是我國特有的物種,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類物種,同時它被稱為“水中活化石”,其原始的形態是從3.5億年前泥盆紀時期保留至今。
如今其野外種群都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20)》中,均被評估為被列為極危。
它們為何而瀕危?其實非常好猜,無非就是人類的偷獵和棲息地環境變化所導致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人類對它的研究太淺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娃娃魚的幾個亞種認為是同一個物種,導致其基因混亂。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為的盜獵,娃娃魚從古至今都被認為具有極強的營養價值,因此被視為高級食材。
為了保護娃娃魚,除了各種法律的出臺和設立保護區等常規手段,國家還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規定,人工繁殖的第二代娃娃魚(即第三代)經審批后可合法食用。于是娃娃魚就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正式開始了人工飼養。
快速降價
我需要承認的是,我的標題可能會讓人覺得是“人工養殖初期,娃娃魚一斤上萬,如今降價到30元一斤”。其實標題說是上萬一斤是21世紀初,野生娃娃魚在黑市傳播的價格,人工養殖娃娃魚即使是最開始也沒有到上萬一斤的程度,當時是幾千元一斤。
不過,首批培育出來的娃娃魚的種苗單只售價確是一度高達3萬元。
因為娃娃魚在民間似乎非常受歡迎,因此有些養殖戶寧可傾家蕩產都要大膽入局,企圖當那個先吃到蛋糕的人。2006年漢中建成了全國首個規模化養殖基地,2007年前后又陸續有幾家養殖基地被建立。當時娃娃魚在國內市場上的身價可達每斤3000多元,雖然很快就因為虛高,而降到了每斤1000~2000元,但價格依然誘惑。
于是到2014年,全國養殖場突破1.2萬家,年產量飆升至600萬尾,但價格已經降到了800元每斤了,畢竟大家都知道“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
此時的娃娃魚的人工養殖其實還不夠成熟,很多養殖戶都在探索飼養模式,倒不是養不養得活的問題,而是怎么去提高產量和縮短養殖周期。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參與研究后,很快養殖技術就達到了突破,養殖娃娃魚真的變成了誰都有機會來試試看的事情了,于是在2020年,人工養殖娃娃魚批發價首次跌破百元。
根據愛采購等商品價格查詢網站的數據,到了2023年,陜西、四川等主產區,娃娃魚的塘口價僅30-50元/斤,問題是銷路還不怎么好。以前價格高,賣出去一些就能賺,現在這個價格,不多賣根本賺不了太多。
在抖音直播間,現殺包郵的5斤裝娃娃魚售價159元,觀看人數常徘徊在兩位數。即便是主打高端食材的京東商城,娃娃魚制品年銷量也僅3萬單,不及同價位甲魚產品的十分之一。
曾經被熱炒的“養生功效”的概念,在市場監管趨嚴后也不能隨便亂說來吸引注意力了。2021年國家市監總局就叫停“抗癌”“延壽”等虛假宣傳,相關產品搜索量馬上暴跌73%。
為啥老百姓不太喜歡?
奇怪,好像抓野生的那個時期和人工養殖興起的初期,娃娃魚在民間相當熱銷,到了后來怎么突然就賣不出去了?
實際上一開始消費娃娃魚的就是小部分人,高昂的售價將其消費群體限制在那些有錢人手中。當它們的數量變多,價格變低后,有錢人不愛買了,普通人本來就沒有消費娃娃魚的習慣,自然也就不愛買了。
而且盡管政策允許食用人工養殖個體,但其實不少人仍認為“吃娃娃魚違法”。這種觀念在電商平臺尤為明顯:商家不得不在商品頁用加粗紅字注明“證件齊全”,但銷量依舊慘淡。
吃過娃娃魚的人都說娃娃魚是好吃的,肉質Q彈且嫩,皮膚口感類似甲魚的裙邊。但是娃娃魚的造型實在有別的各種傳統的食材,看著這樣黑不溜秋,四條腿又滑溜溜的兩棲動物,反正我看它的活體是很難起食欲的,大部分人的感受都跟我一樣,我都不敢想象處理這個娃娃魚的時候得多難受。
如果有得選擇的話,大家肯定還是希望選擇同價位的其他常見食材。
另外雖然現在單價降到了30元每斤,但是其在餐館里的售價還是不太便宜,食客們一般會花大錢去挑戰沒吃過的食材。
后記
雖然價格降得很低,但有的養殖戶依然是有銷路的,他們做得早,技術成熟且有固定的銷售渠道,自然就不愁。
哪怕是2023年農業農村部將子二代娃娃魚移出“特種養殖許可目錄”,改為備案制管理。這意味著,曾經需要5個部門蓋章、耗時45天的審批流程,如今在鄉鎮就能完成。然而在浙江湖州的新規試點區,半年內新增養殖戶仍為零。
很多新的養殖戶一般是不敢入局飼養娃娃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