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經過兩個多月的持續追蹤調查發現,當前我國部分網絡游戲平臺已悄然演變為非法賭博的溫床,玩家人數眾多、涉賭金額巨大,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灰色利益鏈條。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網絡游戲市場,網絡游戲用戶超過5億人。然而,在這一龐大市場背后,不少網絡游戲平臺打著“娛樂游戲”的幌子,實則組織賭局,誘導玩家進行高額投注。
今年31歲的小李是上海某公司職員,月收入一萬余元。2024年9月,他開始接觸網絡賭博,從德州撲克入手,很快深陷其中。小李向記者坦言:“剛開始是為了贏錢,后來越來越沉迷。”短短半年時間,他在多個平臺先后下注,最終輸光了近200萬元積蓄,還欠下大筆債務。
更令人警覺的是,小李在賭博初期曾結識“魏澤銘”是一名撲克職業玩家”,通過抖音平臺取得聯系。在魏澤銘的指導下,小李曾贏得300余萬,這讓他更加癡迷。但隨著賭注加大、運氣反轉,小李迅速陷入持續虧損。
據小李透露,這類游戲平臺一般通過“抽水”模式牟利。例如,玩家若充值1000元并盈利500元,俱樂部會從這500元中抽取5%的提成,剩余資金返還玩家。除此之外,平臺還設置了“公共彩池”,當玩家打出特定牌型(如“四條”“皇家同花順”等),便可從獎池中按比例分得獎金,運作方式與賭場類似。
央視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這些賭博俱樂部多數通過社交媒體、朋友圈廣告、視頻宣傳片等方式公開招募賭客,參與者規模龐大。一個中型俱樂部每天可開設約300個房間,每桌平均利潤約為500元,日收入可達15萬元,月盈利高達450萬元。
這些數據背后是數以萬計深陷賭博的玩家與一個職業化運作的黑色產業鏈。平臺通過售賣虛擬金幣獲利,俱樂部則從贏家中分成,并通過控制抽水比例、操縱概率等方式持續牟利。
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相關涉賭平臺和俱樂部正被依法取證查處。央視呼吁廣大玩家增強法律意識,認清網絡賭博的危害,遠離賭博陷阱,切勿因一時沖動而陷入無法挽回的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