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打卡計劃#
凌晨兩點,我蹲在超市收銀臺后清點賬目,突然聽見門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十幾個穿著民族服飾的朝鮮姑娘像月光下的影子,整齊地貼著墻根移動。領頭的姑娘用生硬的中文小聲問我:"老板,泡面...促銷?"
這是我第三次見到這群特殊的顧客。
三年前,我家超市對面突然掛起"平壤玉流館"的金字招牌。開張當天,二十多個朝鮮姑娘列隊站在門口,烏發盤成優雅的云髻,水綠色高腰長裙在風中翻飛,像一群停駐在人間的丹頂鶴。
出于好奇,我特意去嘗鮮。推開雕花木門,身著軍裝的朝鮮男領班立即迎上來,胸前的金日成徽章在燈光下泛著冷光。翻開菜單我倒吸涼氣——石鍋拌飯38元,酸辣白菜28元,價格幾乎是隔壁韓餐的兩倍。
"打包帶走。"我指著最便宜的選項。等餐時,發現所有服務員走路都踮著腳尖,像踩著看不見的五線譜。她們給客人倒酒時,手臂要彎成精確的135度;每句話尾音都帶著上揚的敬語,仿佛在唱詠嘆調。
真正讓我震驚的是結賬時:一位圓臉姑娘接過我的百元鈔,突然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說:"1990年屬馬,弟弟該找對象了。"見我愣住,她狡黠一笑,從圍裙口袋掏出本泛黃的生肖手冊晃了晃。
這成了我們友誼的開端。后來知道她叫金善姬,26歲,父親是平壤的中學教師。每次她們集體采購,總會在我的超市多停留十分鐘——這是她們每周唯一的外出時間。
"這個,買五送一?"善姬指著貨架上的促銷泡面,眼睛亮晶晶的。我注意到她們的購物清單:打折衛生巾、臨期牛奶、買面送碗的康師傅,連牙膏都要買家庭裝擠著用。
直到某天,社區民警老張來買煙時透露:"這些姑娘每月工資四五千呢。"看我驚掉下巴,他壓低聲音:"但她們得交九成給國家,剩下那點還要寄回家..."
我終于理解為什么善姬看到19.9元的促銷草莓會眼眶發紅,為什么她們總把泡面調料包攢起來當湯料。有次暴雨夜,我發現她們蹲在后巷,就著雨水煮掛面——因為餐廳規定不能私用廚房。
去年中秋,善姬偷偷塞給我一包用報紙裹著的松子。"弟弟,這個配茶吃。"她耳語道。我正要道謝,突然瞥見男領班鷹隼般的目光掃來,她立刻退后三步,恢復成標準的服務笑容。
最令人心酸的是今年春節。大年三十晚上,姑娘們集體來買福字窗花。結賬時,善姬盯著收銀臺旁的合照打印機看了很久,突然輕聲問:"能幫我們拍張'全家福'嗎?"沒等我回答,她自己又搖頭:"算了,帶照片回去要寫檢查的。"
上周暴雨,她們破天荒沒來采購。深夜打烊時,我發現門縫塞著張皺巴巴的作業紙,上面用口紅畫著個笑臉,旁邊歪歪扭扭寫著:"弟弟,我們調去青島分店了。泡面調料別扔,拌米飯香。"
今天整理倉庫時,在角落發現半箱過期的促銷泡面。塑料碗里還留著她們用指甲刻的朝文,翻譯軟件顯示是:"要幸福啊。"
望著對面新換的"首爾烤肉"招牌,我突然想起善姬說過的話:"我們像候鳥,順著國家畫的遷徙路線飛。"這些帶著泡面調料遠行的姑娘,或許正在某個城市的霓虹燈下,繼續著她們月光般寂靜的漂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