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多影響手部、頭部及上肢。許多患者長期受其困擾,甚至誤以為無法根治。
事實上,中醫通過辨證施治,能夠有效緩解癥狀,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真實案例,解析中醫如何治療特發性震顫。
案例回顧
患者,男性,58歲,職業為教師,近5年來飽受手抖困擾。起初癥狀輕微,但逐漸加重,導致寫字、持筷、端水等日常動作變得困難。他曾嘗試多種西藥,但效果不佳,且副作用明顯。后經人介紹,于是過來就診。
刻診表現:
- 雙手震顫,緊張或持物時加重
- 面色偏白,舌淡苔薄白,脈弦細
- 常感疲勞,睡眠質量差,偶有頭暈目眩
中醫辨證分析
中醫認為,震顫與“內風”密切相關。此“風”并非外感風邪,而是由體內陰陽失衡、氣血不足或肝腎陰虛所引發。
該患者年近六旬,腎精漸虧,肝血不足,導致陰不制陽,虛風內動。此外,氣血虧虛無法濡養筋脈,進一步加重震顫。
肝陽上亢則引動內風,表現為手部抖動。
治療方案
治則:滋補肝腎、養血柔肝、潛陽熄風
處方:
- 滋陰補腎:生地、玄參、天冬、麥冬、枸杞子
- 重鎮潛陽:龍骨、牡蠣、龜板、代赭石
- 養血柔肝:白芍、當歸
- 清肝明目:菊花
- 引藥下行:牛膝
療效反饋
患者服藥2個療程后,手抖明顯減輕,緊張時震顫可控,頭暈、失眠等癥狀亦改善。繼續調方鞏固,最終能穩定持物、寫字,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特發性震顫并非“不治之癥”,中醫通過精準辨證,從肝腎、氣血入手,可有效緩解癥狀。若您或家人有類似困擾,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辨證調理,以獲最佳療效。#特發性震顫#手抖#頭抖#田衛東醫生
(注:具體用藥需根據個體情況調整,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