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正式發布了名為《關于新冠疫情防控與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動和立場》的白皮書。
這份文件直指美國在新冠疫情期間隱瞞事實、惡意攻擊中國,并將中國稱為“新冠疫情的源頭制造者”。
同時,白皮書中詳細記錄了中國在這場全球疫情中的努力與貢獻。
那么,這份白皮書到底有何意義?難道它能夠直接對其他國家進行懲罰嗎?
中國變身 “抗疫英雄”
回溯到2019年,武漢突然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為了守護全國人民的安全,武漢果斷采取了封城措施。
雖然封城之前確實有一些人離開了武漢,但絕大多數市民選擇留在當地,更有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支援。
當時的武漢就像一座寂靜之城,每一秒鐘都可能有人離開這個世界。然而,靠著十四億中國人齊心協力,為武漢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早在2020年1月8日,中國就確認了病原體,并迅速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了相關情況及研究進展。緊接著,在1月12日,中國便將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信息分享給了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
此外,自2020年1月21日起,國家衛生健康委每天都會按時發布全國范圍內的疫情數據。到了2月3日,英文網站也同步上線,確保國內外民眾都能及時獲取權威信息。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疫情動態,中國建立了一套分級分層的新聞發布機制。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頻繁召開發布會,不斷更新最新情況。同時,國家衛健委官網及其新媒體平臺還專門開設了專題頁面,匯總各類抗疫相關信息,力求讓每個人心中有數,避免恐慌。
當時,國家啟動了“一省包一市”的對口支援模式,19個省份積極響應,全力支持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的16個地級市及縣級市。
重慶與黑龍江共同支援孝感,山東與湖南聯合幫助黃岡……各地紛紛伸出援手,醫護人員一批接著一批奔赴湖北,醫療物資也源源不斷運往各地。
分享經驗,中國成為全球抗疫的 “領頭羊”
不久之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開來。由于中國的成功抗疫表現,世衛組織及其他國際機構對中國給予了高度認可。
盡管自身壓力巨大,中國仍毫不猶豫地向全球分享了防控經驗,包括大規模核酸檢測等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消耗資源較多,但能快速精準地找出感染者。
另外,中國毫無保留地公開了“十天建成兩家醫院”的建設方案,希望其他國家能夠借鑒,快速解決患者收治問題。
從2020年初至2022年5月,中國化身“全球抗疫物資基地”,為153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46億件防護服、180億份檢測試劑以及4300億只口罩,這些物資的數量足以填滿多座城市。
在疫苗供應方面,中國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球每兩支正在使用的疫苗中就有一支是中國制造。
除了捐贈物資外,中國還派遣了專業抗疫團隊前往34個國家實地支援。這些專家深入當地醫療機構,進行了405次訪問、907次技術指導,召開了540次會議,接受了306次媒體采訪,舉辦了461場培訓活動,惠及165萬多人。
中國全方位的支持實實在在地幫助各國渡過了難關,展現了滿滿的誠意。
病毒來源之謎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這些病毒究竟來自哪里呢?
如此大規模的傳染病,顯然不可能憑空出現,難道真的是因為食用蝙蝠導致的嗎?
展現大國責任
事實上,自從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曾兩次主動邀請世衛組織派遣國際專家前來調查病毒起源。第一次來華的專家團隊由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國際獸疫局)以及其他國家的權威人士組成,他們在武漢整整調查了28天,才勉強完成了一份可能性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因實驗室泄漏引發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極低,而通過人獸共患病或冷鏈引入則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其中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的可能性最大。
換句話說,中國發生的這起疫情很可能并非由生吃蝙蝠的人引起。
原因在于,中國的多家科研機構花費三年時間,對國內的野禽和家禽進行了超過8萬份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均未發現感染跡象。
疫情初期,中國疾控中心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采集了457份動物樣本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這些動物并未感染新冠病毒,這一發現直接打破了“病毒來源于市場動物”的傳言。
然而,在對923份環境樣本進行檢測時,卻發現有74份樣本中含有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后發現,這些病毒的基因序列與早期確診病例中的病毒高度一致,就如同發現了某個人留下的腳印。
由此可以推測,這些病毒很可能是被感染的患者在市場活動時遺留下來的,是患者傳播病毒污染了環境,而不是環境中的病毒先傳染給人。
那么,最初的患者究竟是誰呢?
美國行為堪稱全球抗疫的 “絆腳石”
如果回顧疫情的時間線,會發現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早在2019年9月就爆發了一場所謂的“流感”。但這種“流感”在連續45天內造成了超過50人死亡。
這樣的情況很難不讓人懷疑,它實際上就是新冠疫情的開端。
更何況,在武漢疫情暴發前,美國多個州就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新冠的癥狀病例,甚至有不少人因此喪命。
等到武漢疫情暴發時,美國已經有2807人因類似癥狀住院治療。
然而,出于大選的政治考量,美國政府卻刻意隱瞞疫情數據。
他們不僅阻礙專業機構、地方政府和民眾的抗疫行動,還拋出了“不檢測就沒有確診”這樣荒謬的說法,甚至建議民眾用消毒水治病。
這些匪夷所思的操作讓民眾陷入混亂,恐懼情緒四處蔓延,最終導致大量無辜生命的逝去。
然而,特朗普政府卻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惡意誹謗中國,甚至鼓動其他國家向中國索取巨額賠償。更離譜的是,美國密蘇里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竟然毫無依據地裁定中國需賠償244.9億美元。
但事實上,美國才是最有可能的“罪魁禍首”。
畢竟,美國的病毒研究所從2006年到2013年間至少發生了1500起嚴重事故,涉及多種高危病原體,其中不少與冠狀病毒有關。
更過分的是,自2020年3月3日起,美國疾控中心以“數據不準確”為由,停止公布包括感染檢測結果在內的關鍵數據。
接下來的近三年時間里,美國民眾只能依靠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非官方機構的數據推測疫情真相,這不是睜眼瞎嗎?
相比之下,僅在2020年前五個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新聞辦就舉行了161場發布會,50多個部門的490多人輪番上陣,回答了中外媒體1400多個問題。
一邊是遮遮掩掩,一邊是坦誠相見,誰在認真抗疫,誰在敷衍了事,對比再明顯不過。
結語
可以說,新冠疫情不僅是對全人類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對各國責任感的一次檢驗。
顯而易見,中國履行了大國應有的責任,而美國的表現卻令人越來越難以信任。
如今,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美國必須為其行為負責,給全世界一個交代。
信息來源:環球時報:重磅白皮書!關于新冠疫情防控與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動和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