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xiāng),有一所特殊的鄉(xiāng)村小學——謝依特小學。這里離中吉邊境線僅47公里,近300名學生多為柯爾克孜族護邊員的子女,他們的父母世代守護著祖國的“西大門”。如今,23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在這里支教,用青春和智慧為孩子們點亮知識的明燈。
4月30日,該團隊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奮力書寫了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挺膺擔當?shù)那啻浩隆?/p>
阿圖什市哈拉峻鄉(xiāng)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謝依特小學供圖
5月1日,志愿者高淑賢動身返回學校,她剛代表團隊參加了自治區(qū)團委、青聯(lián)主辦的五四青年會客廳活動,在活動中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談到自己家訪時的觸動:“每次看到護邊員家庭的艱辛,就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這種責任感促使她和同伴們把學校辦成了“托兒所”——節(jié)假日、周末主動開放教室,為孩子們提供學習場所。
“哈拉峻鄉(xiāng)是牧業(yè)鄉(xiāng),家長放牧時孩子沒人管,我們就想著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高淑賢說。漸漸地,放學后的教室里總是坐滿認真學習的孩子,志愿者們則隨時為他們答疑解惑。
“我很想帶孩子們?nèi)タ纯赐饷娴氖澜纭!眮碜陨轿鞯闹驹刚吒叱闭f。這個樸實的愿望,推動著她和同伴們開展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教學,短短一年,她帶的班級平均分從60多分提升到83分,曾經(jīng)數(shù)學不及格的拜克扎達·吐爾遜江,現(xiàn)在逢人就說“要當數(shù)學家”。
志愿者高潮和學生一起過生日。本人供圖
謝依特小學黨支部書記金文斌坦言:“剛開始我確實擔心,把300個孩子交給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能行嗎?”但志愿者們用成績說話:班級優(yōu)秀率從零提升到50%,及格率達96%,有的班級甚至沖進全市前五名。2023年,學校更取得了建校以來的中考最好成績,首次有學生考取疆內(nèi)初中班。
改變是雙向的,志愿者與學生在互動中共同成長。當高淑賢收到學生用作業(yè)紙做的賀卡,上面寫道:“老師,您像星星一樣照亮了我們。”當高潮聽到孩子們說“題目我們?nèi)珪恕保敿议L們遠遠招呼“老師來家里吃飯”,這些溫暖的瞬間讓16名首批志愿者選擇續(xù)簽服務期。正如高潮所說:“教育是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真心連接每個家庭。”
孩子們用最純真的方式表達著對老師的愛。教師節(jié)時,他們會送上手工制作的紙花和賀卡。“雖然有的賀卡上‘教’字少一橫,‘節(jié)’也不會寫,但我覺得特別可愛。”高潮笑著說,那是他們在表達著最真實的感情。
如今,謝依特小學的口碑在護邊員家庭中傳開,附近鄉(xiāng)村的家長都爭相把孩子送來。“謝依特小學的老師真的非常好!”一位護邊員家長由衷感嘆。在志愿者們的示范帶動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已有15所學校采用包校支教模式,360多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正在邊疆教育一線接力奮斗。
夜幕降臨,帕米爾高原的星空格外明亮,志愿者宿舍的燈光依然亮著。這些年輕的支教老師就像高原上的星光,雖然每顆星星的光亮有限,但匯聚在一起,就能照亮邊疆孩子們前行的路。正如志愿者們常說:“我們可能改變不了所有,但只要能幫助一個孩子改變命運,就值得。”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