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是真不想得罪中國:事關印巴局勢,俄羅斯終于表態了!
最近印巴局勢火藥味十足,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沖突持續發酵,而國際社會的態度也成了焦點。
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平常跟印度關系挺鐵的,可這次在印巴問題上,它卻玩起了“平衡術”,兩邊都不得罪。
表面上看,俄羅斯兩頭討好的做法有點 “精分”。前腳剛表態支持印度反恐,甚至暗示可能提供軍事援助;后腳就對巴基斯坦說 “和平解決才是王道”。這種 “雙面人” 策略,其實是俄羅斯在平衡多重利益的必然選擇。
畢竟,印度是俄羅斯軍火出口的 “大金主”,每年 30 億美元的軍貿額占其海外武器銷售的 30%,而巴基斯坦又是中國的 “全天候盟友”,中俄在中亞和南亞的戰略協作需要照顧巴方感受。
更關鍵的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沖突中被西方制裁得焦頭爛額,急需通過能源合作回血 ——2025 年剛和巴基斯坦簽署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年輸氣量 123 億立方米,這可是真金白銀的利益。
不過,俄羅斯的謹慎還有更深層的考量。中國在印巴問題上的立場,對俄羅斯決策起到了 “隱形指揮棒” 的作用。中國外長王毅明確表示 “支持巴方維護主權”,并呼吁 “通過對話解決爭端”。
這種表態既是對巴鐵的支持,也是對俄羅斯的一種提醒。畢竟,中俄在中亞和南亞的戰略利益高度重疊,俄羅斯若在印巴問題上過度偏袒印度,可能會影響與中國在 “一帶一路” 等項目上的合作。
更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副外長維爾什寧在與中國官員會晤時,突然把話題轉到 “反恐合作” 上,這看似突兀,實則是在向中國釋放信號:我不會讓局勢失控,你放心。
美國的態度也讓俄羅斯不得不小心。雖然美國表面上呼吁 “克制”,但實際小動作不斷 —— 美軍機向印度運送榴彈炮和毒刺導彈,以色列也送來 “鐵穹” 系統。
這種 “拱火” 行為,顯然是想把印度綁在 “印太戰略” 戰車上。俄羅斯若公開支持印度,很可能被美國視為挑戰其在南亞的影響力,進而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施加更大壓力。
因此,俄羅斯選擇 “不選邊站”,既維護與印度的傳統關系,又避免與美國直接對抗。
當然,俄羅斯的 “平衡術” 也有現實的無奈。俄烏沖突持續三年,經濟被西方制裁搞得元氣大傷,2025 年 GDP 預計萎縮 11.2%,實在經不起再在南亞開辟 “第二戰場”。
此時的俄羅斯,更像是一個疲于應付債主的商人,只能在各方利益之間走鋼絲。這種 “打太極” 的策略,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至少能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為自己爭取更多周旋空間。
不過,這種 “兩邊討好” 的做法也有風險。印度對俄羅斯的 “曖昧” 態度已經頗有微詞,莫迪政府甚至暫停了部分俄制武器采購計劃。
而巴基斯坦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肯定對俄羅斯的 “騎墻” 不滿。更關鍵的是,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信任度可能因此下降 —— 一個連立場都不明確的國家,如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說到底,俄羅斯的謹慎本質上是實力衰退的表現。曾經的超級大國,如今在印巴沖突中只能靠 “和稀泥” 刷存在感,這不得不讓人唏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