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芋汐最后一跳定格445.68分。全紅嬋攥緊毛巾盯著記分牌沒說話。
這是兩人三個月內第四次巔峰對決。前兩站世界杯全紅嬋都輸在207C動作。向后翻騰四周半抱膝,她入水時總帶點水花。
陳芋汐卻像裝了標尺,每跳誤差不超5分。
今天決賽采用全新淘汰賽制,三輪一對一PK。
首跳全紅嬋選了最穩的407C,85.
5分開場。陳芋汐直接上難度,6243D反身翻騰三周半,89.
1分反超。第二回合全紅嬋咬咬牙,終于亮出207C。
翻騰到第三圈時身體稍歪,入水濺起半米高水花。76.
2分,這一跳比陳芋汐少了12.9分。看臺上有粉絲突然站起來,手緊緊抓著欄桿。
第三輪決勝跳,陳芋汐還是招牌5253B,完美入水。全紅嬋再次挑戰207C,這次空中姿態舒展許多。水花壓得不錯,81.
6分,可總分還是差了9.
4分。最終陳芋汐奪冠,全紅嬋連續三站世界杯獲亞軍。
但沒人注意到,頒獎時陳芋汐悄悄碰了碰她的肩。新賽制讓決賽充滿變數,以前是比五跳現在只三輪。
選手得瞬間調整策略,體能分配全靠臨場反應。王宗源那邊男子3米板也在激戰,前兩跳積分緊咬。但觀眾視線始終離不開十米臺這對"00后"對手。
全紅嬋差這枚世界杯金牌就能達成全滿貫。
2021年奧運奪冠后,她經歷了發育期的身體變化。207C這個動作,成了她近兩年最大的坎。
有網友說新賽制對老將更有利,畢竟經驗能壓陣。可陳芋汐也才20歲,兩人其實同屬新生代。我個人認為,這種持續的良性競爭特別難得。
她們互相盯著對方的動作,又彼此推動著進步。
就像今天陳芋汐賽后說的,"她跳得好,我才要更好"。但也有擔憂,密集的賽事會不會影響動作穩定性?全紅嬋近半年參加七站比賽,207C失誤出現過五次。
技術動作的打磨需要時間,可賽程表永遠排得滿滿當當。中國跳水隊的"夢之隊"稱號,背后是高強度的以賽代練。這種模式能快速積累經驗,卻也讓選手少有喘息機會。
看看隔壁日本隊,年輕選手參賽頻率明顯低很多。他們更注重基礎動作的反復雕琢,失誤率反而更低。
當然,中國隊的訓練體系有自己的優勢,成績就是證明。但如何在成績和選手健康之間找平衡,值得思考。
全紅嬋賽后沒多說失誤,只說"會繼續練207C"。她的眼神里有遺憾,卻也有股不服輸的勁頭。這種勁頭,是中國跳水隊多年來長盛不衰的秘訣。
但還是希望,她能有更多時間去完善動作細節。體育競技不只有輸贏,每個動作的完美呈現才是藝術。
當陳芋汐和全紅嬋站上跳板,她們就已是勝者。至于全滿貫的目標,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畢竟,她們都還年輕,未來還有無數可能。 這次的新賽制,也給跳水比賽帶來新的看點。
淘汰賽制讓每場對決都像決賽,觀眾全程繃緊神經。
但對選手來說,壓力無疑成倍增加,每跳都不能失誤。
這種賽制是挑戰也是機遇,就看誰能更快適應。全紅嬋的207C還在調整,陳芋汐的難度也有提升空間。兩人的競爭,可能會持續整個巴黎奧運周期。
而這,正是跳水迷最愿意看到的場景。
高水平的對手,才能成就更優秀的自己。不管誰贏誰輸,她們都在推動女子十米跳臺的極限。
這,或許就是體育競技的真正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