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沈小曉??孫廣勇
從越南首都河內市中心向東驅車約半小時,記者來到一個幽靜的小區。一位耄耋老人穿著越南傳統服裝奧黛,站在小區門口等候。她就是越南資深翻譯家、首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得者吳彩瓊。看到記者一行到來,她熱情地打招呼,并用中文說:“歡迎你們!”
走進吳彩瓊的家,中國元素隨處可見:房門上張貼著“福”字,客廳置物架上擺放著中國戲曲臉譜、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擺件,書柜上唐詩宋詞、四大名著系列圖書,以及她參與翻譯的中國文化藝術叢書整齊排列……“中國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中華文明自古至今延綿不斷。”吳彩瓊說,“我喜歡中國文化,尤其喜歡中國古典詩詞,它們極具美學特征,讓人回味無窮。”
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給吳彩瓊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便捷的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的市政建設尤其讓她贊嘆不已。在吳彩瓊看來,中國是她的第二故鄉。1946年,吳彩瓊出生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父母是旅居中國的越僑,她從小成長在濃厚的中國文化氛圍中。從昆明第一女子中學(今昆明市女子中學)高中畢業后,她回到越南參加抗美救國斗爭。在這段時期,她被派往越南條件極其艱苦的山區——萊州省,擔任中國援越專家的翻譯工作。1975年,吳彩瓊進入越南外文出版社(今世界出版社)擔任中文編譯直至退休。
幾十年來,吳彩瓊參與翻譯了數十部中國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在促進越中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我有幸將許多廣受歡迎的中國電視劇翻譯成越南語,還參與了介紹中國的相關書籍翻譯工作。這些作品在越南引發了熱烈的反響,為越南人民打開了解中國的窗口。”2005年,吳彩瓊榮獲首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文化交流讓越中人民的心貼得更近,成為命運與共的好伙伴。”吳彩瓊說。
隨著兩國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越南越中文化交流中心應運而生,吳彩瓊曾擔任中心副主任,積極參與組織各項活動。“中心是首個將彩燈展、冰燈展、江西瓷器展等中國文化展覽引入越南的非政府組織。每逢越中兩國國慶和建交紀念日,中心也會策劃相關活動。”吳彩瓊說。
吳彩瓊表示,期待未來越中兩國進一步增進人文交流,加強在青年、教育、文學、旅游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歷史,繼續傳承和弘揚越中傳統友誼,共同書寫睦鄰友好、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4日 03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