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不同,印度曾經完全淪為殖民地,最早來到印度的殖民者是當年開辟新航路的葡萄牙人。16世紀初的時候,葡萄牙殖民者獨占了印度與西方的海上貿易,稱霸于印度洋。
到17世紀的時候,印度成為了一塊人人爭奪的寶地,在殖民霸權的世界潮流下,荷蘭、英國、法國都跑來這里展開了爭奪殖民優(yōu)勢的斗爭。其實當時的印度并非一個國家,只能是一個地理名詞,稱為“印巴次大陸”比較合適,來到這里的國家都對印度的土地和居民進行了瘋狂的搶奪和肆虐。
1757年普拉西戰(zhàn)役標志著英國征服印度的開始。當時英國人辦的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修筑了殖民城市也就是加爾各答,他們在這個地方橫征暴斂,除了收繳巨額貢賦外,還設立了100多個貿易站和10多個英國代理店從事貿易和掠奪活動。
這引起了孟加拉人民的反抗。1756年4月,孟加拉的王公西拉吉派兵占領了英國人的代理店,然后進軍加爾各答并占領了該地。為了報復,東印度公司調集軍隊,于1757年6月23日在普拉西與孟加拉王公的軍隊交火。
當時指揮英國軍隊的是羅伯特·克萊武,他拉攏地方上的貴族與王公西拉吉爭權奪利,分化瓦解了西拉吉的軍隊,以3000人的部隊,打敗了王公的5萬之眾。西拉吉戰(zhàn)敗后被處死,后來東印度公司利用孟加拉的財力人力逐步吞并了整個印度。
進入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引發(fā)了英國喪失對一些殖民地的控制,但印度真正獨立是在1947年,印度人民經過長期斗爭,終于結束了英國在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國。
成為獨立的國家后,印度仿佛并未對英國有太多的仇恨心理,英國在印度土地上肆虐的行徑給國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想必印度應該對英國非常仇視,但是并沒有,反而表現出他們非常感謝英國,為什么呢?
首先英國在印度幫助他們完成了領土的統一,歷史上印度半島從來都沒有統一過,他們的莫臥兒帝國之前也僅僅是統治著印度中部和北部,其實統治力很弱,英國人利用軍事、政治方式統一了印度半島,不然印度到現在也僅僅是個地理名詞。
其次是幫他們完成了語言的統一,印度本來四分五裂,民族眾多,每個民族又有自己的文化習俗,英國人來了統一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幫他們統一了語言文字。
再次是英國人給印度留下了2.2萬公里的鐵路和基礎工業(yè)設施,現在印度人的鐵路依然是當年英國人留下的底子。
最后是因為印度的獨立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等于英國人和平移交給了印度政黨,所以印度人對英國有什么可恨的呢?這也許就是印度的心理活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