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北京圍繞多業態融合消費場景,推出1900余場活動,涵蓋了生態旅游、親子研學、農事體驗各類活動。那么假期的京郊旅游路線上,都有哪些新選擇?我們就跟隨總臺記者到北京郊區的林地里看一看。
總臺記者 趙學真:這里是位于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的一處集體林場,這里100畝的赤松茸已經進入采摘季,市民游客可以來這體驗親手采蘑菇,感受林間野趣。
游客 范麗蕓:還是挺新奇的,因為平時的確沒有什么機會能摘到這些蘑菇,看到這些品種。
除此之外,為了豐富游玩消費體驗,當地還專門開辟區域,讓游客參與捉油雞等活動。游客還可以在林地里栽植玉蘭、油葵、山楂等多種作物,體驗種植的樂趣。林場介紹,這個假期預計接待游客近萬人次,較往年有了明顯增長。
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集體林場工作人員 孟威:我們也在延伸其他的消費內容,比方說“小雞快跑”。我們一開始只是讓孩子和家長來體驗抓大公雞,之后發現孩子們更喜歡小雞,所以我們又補充了小雞、小鴨、小鵝、小兔子。
林下種養 改善生態增加農戶收入
總臺記者 袁嘉憶:這里就是種菌子的播種溝了,我們看到的這些白色的小塊就是竹蓀的菌種,工作人員正在把培養料覆蓋在菌種上。等到七八月份的時候,游客朋友們就可以來這里采摘。
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集體林場菌類種植組組長 孫紅梅:兩萬畝的林地把樹枝修剪下來做成培養料,既能解決環保問題,另外也長出了天然的蘑菇。
這處林場收獲的食用菌和雞蛋,除了可以現場出售給游客,還通過多樣的加工工藝,開發菌菇干貨、蘑菇醬、麻醬蛋等種類多樣的農產品,為“五一”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充足的購物選擇。
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集體林場副場長 馬紹凱:通過林下菌類種植、油雞養殖及生態旅游,充分帶動村民就業,把生態優勢轉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