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忻州古城始建于東漢,有著1800多年歷史。這個假期夜游山西忻州古城,可以在古建筑群中沉浸式地觀看歷史故事演出,還有地方小戲、漢服巡游等一系列地方特色活動吸引游客。
記者來到山西忻州古城,假日期間,這里每日迎接超10萬人次的游客。大家到這兒究竟看什么、玩什么呢?
街頭重現趙氏孤兒傳奇 互動沉浸穿越春秋市井
古城中有沉浸式互動演出,演出以春秋時期為背景,講的是忻州的歷史人物,主線是“趙氏孤兒”的故事。山西就是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它演繹了趙氏家族歷經劫難后,趙氏孤兒在人們的守護下最終重振家聲的傳奇歷程。
演出的最大亮點在于演員與游客可以零距離互動。演員們拿著道具走進人群,以劇中角色的身份與游客對話;在熱鬧的市集場景中,還會拉著游客一起“做買賣”,讓游客親身感受古代的市井生活。
唐風晉韻映古城 千年火技燃星河
古城的一角,游客也能看到“唐風晉韻”煙火秀。其中,盒子燈的表演非常有特色。表演時,花燈層層疊放到紙盒里,并懸掛在高處。點燃引線后,花燈依次燃放、脫落,每層都伴著煙花綻開,就像火樹銀花一樣。
而火壺表演的演員們肩挑扁擔,兩側的木桶里盛滿特制燃料,手腕輕輕抖動,桶內瞬間騰起串串火星,在夜色里織出流動的光帶。
依山傍水“臥牛城” 書院文廟藏古韻
看完煙火秀,再來看看古城的建筑。古城依山傍水而建,遠遠一看像頭臥著的牛,所以叫“臥牛城”。
古城里的老建筑也很有看頭。秀容書院是順著地勢層層疊疊建起來的,階梯式布局很有巧勁兒,看著古樸又有書卷氣;文廟則是典型的傳統規制,滿滿的明清建筑韻味。街巷兩邊四合院保留著青瓦屋頂,現在很多改成了商鋪、客棧,既古樸又熱鬧,逛著很有生活氣息。
捏面塑 品陳醋 聽小戲 古城假日的多元文化體驗
這里也有非遺集市。
山西是面食大省,面塑很有特色。面塑的戲曲人物栩栩如生,它們是由面團經過揉、捏、搓等手法制作而成。
山西是古建大省,木雕技藝精湛。這里不僅展示著精美的木雕作品,還有榫卯結構的拼裝體驗,大家可以動手拼一拼,感受傳統工藝的精妙。
夜游黃果樹瀑布群 看山水實景夢幻光影
貴州安順的黃果樹瀑布群,距離省會貴陽一百多公里。景區中最著名的就是黃果樹大瀑布。不過一般游客可能只看過白天的大瀑布,晚上的大瀑布是什么樣呢?
大瀑布前賞歌舞光影 黃果樹夜游體驗升級
記者來到貴州安順黃果樹景區大名鼎鼎的大瀑布,景區最新升級了自然峽谷沉浸式燈光秀《黃果樹夜游》。
《黃果樹夜游》燈光秀2021年上演,今年進行了升級,更加突出主題故事性和燈光科技感。從大瀑布景區門口一路走進來,處處都是以布依族傳說和民俗為核心的燈光秀和歌舞表演,展現了布依族多彩的迎客文化、刺繡文化和歌舞文化等。
當游客們走到大瀑布前,通過映透夜空的燈光、磅礴的音樂聲和水聲,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宇宙洪荒”的自然力量。
移步換景 動靜結合 “西游世界”新體驗
黃果樹瀑布群有“九級十八瀑”。大瀑布上游一公里處,就是陡坡塘瀑布。這里正在上演的是黃果樹景區在“五一”期間重磅推出的山水實景沉浸式劇目《再回西游》。
看過1986年版電視劇《西游記》的觀眾都記得,鏡頭里唐僧師徒牽馬蹚水走過的地方,就是陡坡塘瀑布。這個“五一”,景區以《西游記》為藍本,依托陡坡塘的山水環境,用先進的現代舞美和聲光電技術,為觀眾構建一個虛實交融的西游世界。
游在黃果樹 吃住安順城
黃果樹夜經濟的打造,很好地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也延長了大家在安順停留的時間。當地依托老城老街“修舊如舊”,打造出保留明清風格的“安順古城”夜經濟主題街區。古城600多年的書香氣和地方美食四溢的煙火氣,使得住在安順的游客有了“停下來,品味古城夜色”的好去處。
假期這三天,在安順古城“逛吃逛吃”的游客突破50萬人次,為這座城注入經濟發展新動力。
夜游興化府 煙火街巷一睹“莆仙”特色風華
位于莆田市中心城區的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街區里古街巷縱橫交錯,古建筑連成一片,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莆仙建筑元素。“五一”假期,看看興化府里都有哪些特色活動來迎接游客?
鑼鼓響起 “舞龍弄九鯉”熱鬧上演
記者來到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區——大路街,象征著吉祥和昌盛的莆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龍弄九鯉”正在熱鬧上演。伴隨著鑼鼓的節奏,龍身時而飛躍時而翻騰,和一旁的9只鯉魚共同起舞,還不時做出繞八字、鯉魚躍龍門等精彩動作,非常熱鬧。
千年莆仙戲 重現狀元榮歸故里景象
舞龍表演的不遠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莆仙戲”也拉開了序幕。莆仙戲起源于唐代,演唱用的是當地的方言“莆仙話”,三位主演扮演的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莆田是全國“十大進士之鄉”之一,歷史上這里涌現出了2000多名進士、21名狀元和17名宰相。這場莆仙戲就重現了當年狀元及第后榮歸故里的景象。
穿行老街 紅磚古厝暗藏閩人建筑智慧
穿行在興化府的古街舊巷間,會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這里的一磚一瓦都保留著當年的古風古韻。鮮艷的紅磚墻、靈動的燕尾脊、墻面上星星點點的白色竹釘,都展現著莆仙建筑的魅力。
興化府始建于宋代,從明清時期開始,這里就是城中最繁華的商業街區。這里還保留了從明代到民國等多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如今,經過活化利用,這些古建筑不僅僅是千年文脈的載體,還成了游客體驗非遺、品嘗美食的新空間。
高蹺藝人“花樣”炫技
街區內,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石登瀛高蹺正在演出。仔細看可以發現,有一些角色的扮相非常夸張,妝面和京劇中的丑角會有點類似。而且,他們的動作也很幽默詼諧,有的演員還會故意做出假摔的動作,來和周圍的觀眾互動,引得大家笑聲連連。其實這也黃石登瀛高蹺的特色,他們的表演就像是“高蹺上的喜劇”,目的就是為了給觀眾傳遞快樂。
走街串巷 各色美食喚醒舌尖上的莆田味道
看完熱鬧的表演,在現場,大家還可以品嘗特色小吃。這里有當地每逢節日或者有大喜事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美食紅團;有豆香濃郁、口感爽滑的豆漿炒米粉;還有外酥里嫩的東陽餅,以及香氣四溢味道鮮美的龍花擔賜粉,都是極具當地特色的美味小吃。
指尖上綻放“非遺之花”
不僅如此,在現場,大家還可以看到當地的各類非遺。莆田有很多非遺都是指尖上的藝術。這塊巴掌大的玉石上,就雕刻了亭臺樓閣,高山流水,雕工非常精細。
除此之外,現場還有各類不同的雕刻技藝,軟的有泥雕、皮雕,硬的有玉雕、木雕,每一樣雕工都非常精細,一塊塊未經雕琢的材料,在藝術家的手上,都變成了一件件充滿生命力的精致作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