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法庭 鄭鑫林
今天,有幸向大家匯報我在昆侖法庭近年來的實踐感悟。三年時間從初出茅廬的法學學子成長為即將“奔四”的法律人,這不僅是年齡的積淀,更是對司法工作認知的螺旋式升華。下面,我將從三個維度分享自己的思考:
一、司法認知的實踐重構
初入法院時,我曾困惑于調解制度的現實價值。以民間借貸糾紛為例,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依法判決原告勝訴是教科書的答案。但當我們深究"勝訴判決為何不如調解協議"時,發現紙面正義與現實權益之間,隔著執行難的鴻溝。三年的案件辦理讓我深刻認識到:司法裁判不是簡單的是非判斷題,而是社會關系的修復工程。調解不僅是訴訟程序的優化選擇,更是中華傳統"以和為貴"智慧的制度傳承。當債權人讓渡部分的實體權益,換取的是債務人的履約誠意、社會關系的存續可能,以及司法公信的柔性彰顯。這種轉化,實質是司法溫度對法律剛性的必要補充。
二、司法實踐的雙重維度
在辦理的案件中,我提煉出兩大工作準則:
第一,恪守"人民司法為人民"的服務準則。始終將當事人合法權益置于裁判邏輯的起點,窮盡送達途徑、用足財產查控、做好判后答疑。即便面對敗訴當事人,也要讓其在每一個司法環節感受到程序的正義。
第二,堅持"政治效果與法律效果統一"的履職準則。三年來,我們創新建立的"誠意調解+司法確認"機制,既落實了最高人民法院"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又使轄區萬人成訟率下降,實現了黨委政府基層治理與群眾司法獲得感提升的雙贏。
三、司法能力的迭代升級
面對民法典實施后的新型案件、數字經濟催生的法律空白,我們既要在理論維度上深耕細作,又要在實踐維度上守正創新,最后要在群眾工作能力上持續精進,要做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不忘初心。
各位同仁,新時代的司法工作者既是法治大廈的筑基者,也是社會治理的參與者。我們辦理的不僅是案件,更是別人的人生;輸出的不僅是裁判文書,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司法宣言。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將繼續以"如我在訴"的情懷辦好每起案件,用"求極致"的精神提升司法質效,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環節感受到公平正義!
龍泉法庭 云中磊
一、做好系統技術保障工作,以技術提司法效率
全流程辦案,線上歸檔、互聯網法庭、庭審語音智能錄入等系統的廣泛使用讓我深刻意識到信息化技術已經深入到我們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技術能讓法官從繁瑣事務中解放,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我經常會在下班后或周末收到法官系統問題、案件流程問題的咨詢電話,也會遇到因網絡升級在機房測試線路忙碌到半夜的情況,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及時快速的解決好,作為一名系統管理員就要做好24小時運維的準備,有應急處理能力,做好應急預案,保障我院審判執行工作正常進行。
二、做好需求調研,提升綜合能力,助力法院審判與執行
短短五年我們的審判系統經歷了從云平臺到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的迭代,今年一張網系統也即將上線。我要做好系統需求收集工作,解決新系統上線培訓,人員權限管理,數據遷移等工作,使新系統能夠平穩的投入使用。技術是服務于人的。我作為一名信息管理員是法院干警與信息系統溝通的橋梁。這要求我既要懂代碼邏輯,更要懂司法邏輯、人心邏輯。在工作中,需要我將各方面統籌考慮,而不是從單一的技術方面考慮問題,法院培養了我,讓我從一名只會對著電腦敲代碼發布命令的程序員轉變為一名全面的信息系統運維工程師。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在保障現有系統運行的基礎上,我將繼續提升自身素質,將網絡安全知識短板補齊,加強“懂技術”,“懂業務”,“懂溝通”的復合能力,著眼在前,做到信息需求與程序問題的提前處理。在科技與法治的交匯點上,做一名有溫度的信息化司法人!謝謝大家!
立案庭 汲玉珠
大家下午好。我叫汲玉珠,目前在立案庭工作學習。去年夏天,我走出校門,踏入了我們淄川法院的大門,轉眼間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
入院第一年,我實現了少時以來的夢想,摸到了法制建設與公平正義維護的門檻,也見識到了形形色色的當事人,了解了小時候所看影視劇中光鮮亮麗的法院工作者背后的工作。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在各位前輩的指導和幫助下,負責庭上的部分報表工作,并跟隨辦案法官參與案件的調解與審理,撰寫法律文書90余件,也積極參與案例撰寫工作。
在這期間,我感觸最深,也是我攻堅克難最久的問題便是在跟隨辦案法官進行案件調解,到后期獨立調解的過程中,和當事人打交道這一事情。在最開始跟隨辦案法官進行調解,由于自己經驗不足,大多時候做一些輔助性工作,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學習辦案法官的調解思路和話術,因為我所參與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道路交通的案子,所以起初在辦案法官調解過程中,我甚至都會悄咪咪地將他說的關鍵話語記在小本上,參與的次數多了,好像也摸到一點調解的關鍵所在和思路。在后期調解過程中,會在剛開始覺得張不開嘴,思路很清晰好像又很亂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向當事人解釋這一個點背后的理由,當事人并不會相信我,當承辦法官趕來在跟他講述的時候,當事人在同樣的話下居然就信了,辦案法官會安慰我說,因為我看起來年輕,當事人會覺得經驗不足,難以對我產生信任感,我還需要鍛煉成長。
今年是我入院第一年,是我從學生到法官助理身份轉變的第一年,是我步入社會的第一年,也是我入院成長鍛煉的第一步,在這一年中,感謝各位領導和前輩們的幫助與指導,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也會秉持初入法院的初心與熱情,不斷學習鍛煉成長,積累工作經驗,在各位領導前輩們的指導幫助下,與法院共成長。
政治部 許可清
我是政治部的許可清,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去年通過公務員錄用考試入職淄川法院,工作到現在也已經快一年了,下面結合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歷談兩點自己的體會。
一是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入職法院后,我發現人事工作是一個非常嚴謹、嚴肅的事情,我所填寫的每一個表格都有自己的固定格式和填寫要求,報送的每一項數據都有自己的內在邏輯,經常需要對一個內容反復檢查確認、對一個數字來回統計核實。作為一名新人,這就要求我學習掌握大量與組織人事工作相關的政策文件和規章制度,對于其中的內容要做到了然于胸。記得剛入職的時候,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在工作中碰到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要學會去政策文件中找依據,不能僅靠自己的主觀臆斷去應付工作。就是從那時起,我堅定了不斷學習的信念,也意識到,政治部的工作需要“繡花針”一般的嚴謹,一個數字偏差可能影響干警的切身利益,一份文件疏漏或許關系司法改革的推進實效。
二是人事工作繁瑣復雜但也自成體系。我現在在政治部的具體工作包括各種人事系統信息的錄入,人事數據的整理報送,干警的招錄、考核、晉升等工作,這些工作內容看似簡單,實則非常瑣碎。不過,讓我對組織人事工作的認識又進一步加深的,還是人事檔案整理工作。干部人事檔案中涉及的材料數量多、種類多,而且多數時間較為久遠,起初面對這些材料,我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但是在一次次的檔案材料核對、檔案問題梳理過程中,我意識到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對每個人檔案中的材料整體梳理把握,理解不同材料的本質和材料之間的聯系,從而明白檔案整理工作的底層邏輯、利用不同的材料相互佐證,徹底解決檔案整理工作中的各種問題。
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從一名法院的政工新人,成長為一個漸入佳境的司法行政人員,離不開各位領導、同事在工作中對我的幫助、指導和包容。同時,我在入院的第一年,就有幸在政治部,與各位領導同事共同見證了淄川法院脫薄工作所取得的各項成就,我與法院都在向著好的方向成長、發展,這不僅讓我充滿了干事創業的沖勁,也讓我對淄川法院這個自身也在不斷進步的平臺充滿了希望。今后我會加強學習、不斷進步,繼續為審判執行工作服務,與法院共同成長。
綜合辦公室 宋健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同事下午好,到院工作七年,先后在執行、經費、過付款工作,經歷多次審計和檢查,作為財務工作的青年干警,我逐漸領悟到:司法正義的實現不僅需要法槌的公平,也需要每一筆賬目的清晰透明,財務數字的精準性,恰似法律條文般不容偏差,資金流向的規范性,猶如司法程序般的不可僭越。具體的以下幾點:
一是清廉自守駐防線,在財務崗位上,廉潔是比專業能力更為重要的生命線,每次參加廉政教育,那些因小疏忽導致大問題的案例都令人警醒,財務崗位的廉潔,不僅是對自我的保護,更是對司法事業的守護。
二是數字背后的責任,過付款跳動的數字關乎一筆筆資金和賬本,尤其年關賬本關乎當事人的民生煙火,有一次臘月二十七給幾百名當事人付工資案,關聯方的資金還在履行打款手續資金尚未到賬,已經有當事人在咨詢,我們一邊和打款方聯系核實賬戶信息確認進度,一邊聯系銀行,生怕系統出現問題影響過付,其次,牽扯幾百人的賬號信息和一些年齡較大的人,難免出現混用親屬銀行卡、卡號記錯和二類卡的問題導致退匯,將近年關系統一旦關閉當事人就收不到款影響過年,所幸經過多方努力這個工資案的錢款全都在年前付完,每次緊急付款都關乎民生資金的流傳速度,在歲末的支付洪流中托舉人間煙火。
在未來,我將帶著記賬猶如鑒史,核算既是修行的信念,在數字經緯間續寫司法為民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