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次真是要和我們打仗嗎?居然敢趁著五一假期的時間,直接派飛機強闖中國釣魚島領空!
好在海警巡邏執法迅速發現了對方的蹤跡,起飛直升機對其驅逐,這才保護了我國的領空,那日本對這件事的態度又是怎樣的?背后又有什么隱情?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釣魚島再起“風波”
我們都知道在之前,日本就曾想要侵占我國釣魚島領土,但在我國軍人的強硬態度下,最終他們的計謀徹底破產了。
但即便是日本的計謀失敗,他們也依舊是不死心,這不在五一假期期間,日本就又“搞事情”了,根據官方媒體的報道。
5月3日的晚上,我國海警突然發布了一條消息,迅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注意,在這篇文章中,海警明確指出。
日本飛機在當天進入了我國的領空,并且在進入之前根本就沒有進行報備,而它選擇闖入的位置,還是曾經十分敏感的釣魚島。
我國海警這時同樣剛好巡邏發現了這架飛機的身影,迅速啟動了艦載直升機,對其警告驅逐,日本飛機這時候也直接“慫了”,離開了我國釣魚島領空。
但其實這樣的事情在釣魚島發生過很多次了,雖然我國多次對其警告,強調釣魚島是中國一直以來的領土。
日本必須停止一切違反國際法的行動,但對方已經像是根本沒聽見一樣,多次出現了民用設備進入我國的情況。
而我國的海警在看到對方這樣的態度后,同樣表現是越來越強硬,畢竟現在的我國可不是當年了,日本也不敢再明目張膽的入侵我國領土。
并且現在我國對釣魚島的掌控力同樣是在不斷上漲,海軍的力量也成為了保護島嶼領土完整的重要力量,可以預料到在未來的時間中,日本想要闖入我國釣魚島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
但日本對這樣的挑釁活動一直是默認的,根本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哪怕是我國相關部門質問對方,他們依舊選擇像鴕鳥一樣把頭插在沙堆里,這完全就是掩耳盜鈴的行為。
當然現在的日本也就只敢這樣了,他自己也無法真正脫離中國,想要和我們來較量一下,現在的日本還不是很有資格。
哪怕他們真的想出一個“合理”的理由,來解釋為何飛機侵入我國領空,相信大部分人也是不會相信的。
日本的“兩頭堵”
其實日本這次的侵闖在之前就能看到一些苗頭,雖然日本向我國示好,但更多還是為了在美國獲得更高的籌碼。
讓美國對其減少關稅,不過在現實中,日本現在的國內經濟就有多個地方需要我國的支持,可以說我國離開了日本,依舊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要是日本徹底脫離我國,對它的影響就是堪稱“大地震”,比如當年我國在禁運稀土后,日本的車企就陷入了萎靡狀態無法自拔。
而這次事情的起因也不算復雜,當天中國海警2302等艦船正在釣魚島海域巡航執法,這是中方的例行活動,上午一架日本民用飛機晃晃悠悠地飛了過來,進入了中方認定的領空。
他們的這樣動作,就很可能是在和美國示好,來表達自己對中方的態度,以求獲得美國更多的支援,畢竟即便是二戰過去了這么長的時間,日本依舊沒有完整的自主決定權。
根據我國之后的表示來看,這飛機沒打招呼,也沒申請許可,算是侵犯主權,也違反了規矩,中國海警船先用無線電喊話,讓它趕緊離開。
但警告好像沒起作用,于是中國海警動用了艦載直升機,緊急升空應對,用直升機對付低空慢速目標,中國不是第一次這么干,南海那邊也有過先例。
直升機勝在靈活,靠近監視、警告甚至驅離都方便,果然那架日本民用飛機看到中國海警直升機后,就調頭撤離了。到這里事情看上去還只是執法層面的小摩擦。
而中方的回應還是老話:釣魚島是中國的,抗議無效主權沒得談,派出海警直升機,是對非法進入行為的正常管理合理合法。
反倒是日本出動飛機,被我國看作是故意升級事態,性質惡劣,是想用軍事力量來干擾中國的執法活動這很危險。
而既然中方的態度這么硬,美國又想要讓日本牽制我國,他們就徹底成為了“兩頭堵”,兩邊都不討好。
誰在升高誤判的風險?
這事兒不是憑空發生的,這些年中日圍繞釣魚島的明爭暗斗一直沒斷過海上力量,特別是執法船只,碰面的次數越來越多。
有人指責日本一些勢力,老是派民間船只、飛機來試探中國的底線,比如這次就是派出了一架民用飛機,而另一方面中國海警這幾年的實力確實長進不少,裝備好了反應也快了,實際控制能力也在加強。
中國似乎越來越傾向于用行動說話,直接在海上劃出紅線,而不只是口頭抗議,這次海警從發現目標、喊話到直升機升空驅離,反應相當快。
不少分析認為,這就是中國海上執法能力和維護主權決心的直接展示,不光是回擊這一次闖入,也是告訴外界:中國的核心利益,誰也別想動,動了就得準備好挨揍。
當執法船、飛機,甚至軍用戰斗機在這么敏感的地方近距離接觸,一不小心就可能看錯、搞錯,甚至擦槍走火。
直升機的出現,就算像日本說的沒啥攻擊動作,也讓現場氣氛陡然緊張,要是日本飛機再進一步,想對中國海警直升機搞點強硬動作,那接下來出面的,恐怕就不是海警,而是解放軍了。
這種兩國之間的摩擦,或者戰斗直升機對飛機的直接照面,哪怕時間很短,都可能出大事,有人覺得日本這次主動派戰斗機升級對抗,不可能沒想過其中的風險。但它還是這么做了,是為了顯示強硬,刷一下在爭議區的“存在感”?還是有更深的算計,甚至不惜挑起小規模摩擦?
這種做法被批評太不負責任,可能把整個地區往火藥桶上推。聯系到日本近些年積極發展所謂“反擊能力”的動作,外界對其真實意圖的疑慮就更深了。
說到底釣魚島歸屬這根刺,深深扎在中日關系里,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牽動全局,這次事件再次照亮了雙方立場的尖銳對立,也凸顯了現實管控中摩擦的加劇。
中方反復強調底線和決心,警告挑釁者后果自負。,這片海域未來的平靜,又能有多穩固?誰又能保證下一次相遇,不會真的擦槍走火,越過那條危險的紅線呢?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