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貝勒載洵是醇親王奕還第六子。洵貝勒府在西單北大街110號。宅第坐北朝南,西界臨西單北大街,南臨東槐里胡同,北近靈境胡同。東西窄,南北長,是一座基本呈長方形的大宅院。據資料介紹:府邸建筑分為三路,所有房屋均為硬山過龍脊筒瓦頂。東路三進院有前廳、中廳、后廳和配房、耳房,垂花門和游廊與后廳相連。中路有正房兩棟和前院東西廂房、耳房。西路兩進院落有正房、東西廂房和耳房,均有廊相連。在東槐里胡同南面,還有洵貝勒府的馬圈和花窖。
清朝政府滅亡后,洵貝勒載洵將洵貝勒府賣掉,而從載洵那里購買洵貝勒府的人是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五十三軍軍長萬福麟。
洵貝勒府南有一個馓子胡同,又稱馓子王胡同,從明代就有。馓子是用糯米粉和面粉混合,油炸的一種食品。當時是因為胡同內住有一個姓王的人,他所制造的馓子遠近聞名,故名馓子胡同。而軍長萬福麟得到洵貝勒府后,卻感覺這個馓子胡同十分不吉利,因為忌其音近“散資”,所以將胡同的名字改成了“槐里胡同”
1930年,黃樹況在西單創辦了厚德商場,一時很是興旺。萬福麟見此情形,認為辦商場可以賺大錢,便也想辦商場。
當年槐里胡同里除了萬福麟一家之外,在路南靠西頭還有三個院子住著居民,有的是在萬福麟家干活的,有的是賣酸梅湯的小販,有的在電話局工作。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剛剛蓋起不久的救世軍教堂。于是萬福麟就出錢讓幾家居民搬走,教堂由萬家出面拆掉,并在靈境胡同南邊照著原樣重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教堂。萬福麟利用當年洵貝洵貝勒府勒府的馬圈和花窖以及騰出的居民和教堂的空地辦起了福壽商場。在1932年10月開業,名稱是從萬福麟的名字和他的別號“萬壽山”答取一個字組成的。
福壽商場還開業沒幾年便連同厚德商場一起發生火災,整個商場被燒毀,變成一片廢墟。火災過后,又在槐里胡同的北側開辟了臨時商場了。
不久,七七事變爆發,萬福麟率軍撤到了南方,也顧不上重建福壽商場。后來北平淪陷,日本人便在原福壽商場的臨街處蓋起了高島屋,成為了當時有名的三家日本商店之一。高島屋的后面商場稱為正誼商場。
解放后,臨時商場又稱西單商場六場。到了1981年5月的時候。西單百貨商場的職工們,自己動手,在這塊基地上改建了它的北貨場。現在為西單商場的一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