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已經對峙10天,而且緊張局勢似乎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雙方幾乎每天晚上都用輕武器交火。
除了拉閘斷水外,印度又出臺了三項制裁巴基斯坦的新措施:禁止所有懸掛巴基斯坦國旗的船舶停靠印度、禁止從巴基斯坦進口任何產品、禁止巴基斯坦所有郵政包裹入境。
作為回應,巴基斯坦試射了一枚射程450公里的導彈。這卻讓印度媒體炸了鍋,紛紛報道稱巴基斯坦是在挑釁。試射一枚導彈而已,印度人為何這么緊張呢?其實巴基斯坦這個射程也不是隨便安排的,450公里剛好能覆蓋印度首都新德里。
其實雙方鬧了10來天,唯一的分歧在于:印度發生了恐怖襲擊,在未經調查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把鍋甩給了巴基斯坦。而且還不肯出示相關證據,就立即出臺了非常嚴厲的制裁措施。對于巴基斯坦來說,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肯定不服氣,要求國際組織進行客觀公正的調查。
為了維護地區和平,中國也進行了公開表態:希望雙方保持克制,支持盡快開展公正調查,沖突不符合雙方利益,也不利于地區和平穩定。
按照常理,即便是有人犯了罪,也得等搜集了充足的證據,在法院審理判決后才能認定其為罪犯。印度認定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并且有充足的證據,等調查清楚后再發火也不遲,這樣才能在國際上爭取更多的支持。
但印度明確拒絕了中巴的建議。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堅決拒絕進行中立調查的提議,認為這只是為了轉移國際關注的欺騙手段,巴基斯坦只是故技重施。
很顯然,印度有點心虛,這種說法沒有任何道理。若真的掌握了鐵證,豈會害怕調查能轉移關注?若印度不信任調查組,完全可以推薦自己信任的國家或組織參與,還原真相。
印度一邊積極備戰,一邊尋求國際支持,外長蘇杰生打電話給俄羅斯求援。對此,拉夫羅夫的態度也很明確,希望雙方根據《西姆拉協議》和《拉合爾宣言》,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分歧。
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西姆拉協議》相當于印巴停火協議,而《拉合爾宣言》則是雙方同意減少發生核對抗的風險。很顯然,拉夫羅夫的態度與中方基本上一致,就是希望印度遵守當年的協議,主張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千萬不要采取損害地區和平的激進手段,更不能動不動就提核武器。
俄羅斯過去曾多次給予印度關鍵幫助,雙方關系非常親密,這一次為何不再支持印度的主張?主要有三點原因:
其一、俄羅斯自己身陷烏克蘭戰場,確實難以給予印度太多實質性的幫助。
其二、中俄印巴這四個國家的關系太過復雜,如果印度要打巴基斯坦,中國不太可能袖手旁觀,屆時俄羅斯夾在中間就非常尷尬,所以還不如勸印度不要動手。
其三、近些年,印度與美國的關系越來越曖昧,反而想與俄羅斯保持距離。比如這次俄羅斯舉辦勝利日大閱兵,希望打破西方國家的孤立。莫迪借口國內有事不愿出席,印度國防部長也臨時變卦不參加。這種態度,多多少少讓俄羅斯有點心寒。
實際上,印度唯一能指望的也只有俄羅斯。美國近些年與印度關系越來越緊密,但眼下無法提供實質性幫助。
從軍事上看,印度的武器70%從俄羅斯進口,美國的武器難以配套,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大批新武器支持。從地緣政治上看,美國還希望巴基斯坦牽制阿富汗和伊朗,不可能完全站在印度這邊,徹底與巴基斯坦撕破臉。
此前印度曾與美國、歐盟等多方通話,他們的態度無一例外,都是希望雙方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沖突。而唯一能幫助印度的俄羅斯也支持中方立場,無疑是斷了印度最后的念想,讓其認清現實。
印度為何得不到國際支持?說白了就兩個原因:一是平時處事太滑,左右搖擺,既想與俄羅斯保持緊密關系,又抱著西方國家的大腿不放。雖然撈取了一些短期利益,但造成兩邊都不親的局面,到了關鍵時刻,沒人愿意幫忙。
二是,印度的做法實在沒有道理,在沒有經過調查的情況下就認定巴基斯坦支持恐怖襲擊,而且還拒絕中立調查。這不符合國際公理,自然沒人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