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前夕,經過實地調研、充分論證,一條“因旅而生”的“惠民公交”線路完成線路調整,正式投入運營,開啟了一場美麗鄉村與繁華城市的雙向奔赴。
暮春時節,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古韻悠悠。臨近晚飯飯點,重慶游客陳女士和家人一行“輕裝上陣”走出村寨,準備前往市區“打卡”貴陽美食。“沒想到,我們剛剛入住村子幾天,村門口就開通了直達主城區的公交線,真是太方便了。”提及新線路的開通,陳女士贊不絕口。
龍井村是一個具有500年歷史的傳統布依族村寨,近年來,依托生態氣候、民族文化等優勢,鄉村旅游逐漸“出圈”。據測算,2024年龍井村接待游客22余萬人,旅游綜合收入16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20萬元。但與此同時,伴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龍井村的交通問題也日漸凸顯。
“此前,村子附近只有1條往返花溪的公交線,頻次和容量都難以滿足需求。”市委政研室駐龍井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令狐云平說,在對龍井村客源的分析中,他們發現雖然龍井村距離貴陽市中心29公里、距離青巖古鎮1.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但城區和青巖古鎮的龐大客流并未得到充分聯動。如果能有一條公交線將三者“串珠成鏈”,既可以方便新老村民出行,也能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引來更多客源,實現“一舉多得”。
為此,今年3月底,龍井村帶著這一訴求與貴陽公交公司取得了聯系,經過充分溝通后,雙方“一拍即合”,啟動了相關線路的實地調查工作。
“我們專門走訪了沿線村莊、餐飲店、民宿客棧、文化工坊、園區企業等方面代表,征求他們的意見建議。”貴陽公交中部營運分公司副經理何繼旭介紹,結合各方需求,他們對210路公交線進行了優化調整,新設龍井布依寨、田園南路南、桐埜路口、迎賓路口四個站點。“本次調整后,新線路將解決該區域沿線萬余群眾和游客的出行問題,同時進一步提高市區至龍井村、青巖古鎮的通勤度。”她說。
“五一”假期首日,210路公交花果園雙子塔站客流如織。公交車上,市商務局、貴陽公交為游客提供的小冊子備受關注,游客不僅可以清楚了解沿途站點有哪些貴州美食,還能通過參與“春味貴陽·舌尖之旅”活動,獲得用餐折扣或贈送菜品。“中午在花果園吃黔菜,下午再去龍井吃農家菜,我們準備一路從城市吃到農村。”武漢游客張先生高興地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行程。
而在另一頭的龍井布依寨站,村民為游客備好了攔門酒,讓大家一進寨子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布依民族風情。“‘五一’期間,我們村200多張床位全部訂滿了。”龍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龍德國說,公交線路調整后,為村子帶來了更多客流,讓他們發展鄉村旅游更有底氣。
據了解,今年以來,貴陽公交以“交通+文旅”雙引擎驅動為核心戰略,全面推動公共交通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已相繼推出了夜游專線、“賞花專線”等線路,開發了“黔爽甄選”等產品。貴陽市公交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林說,下一步,貴陽公交將按照“惠農專線”的工作思路,“一村一策”研究遠郊地區公交優化方案,全力服務鄉村旅游開發,為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貢獻貴陽公交力量。
■記者手記
讓美麗鄉村與繁華城市“雙向奔赴”
一頭連著美麗鄉村,一頭連著繁華城市;一頭連著旅游產業,一頭連著富民愿景。“因旅而生”的“惠民公交”不僅是公交的線路延伸,也是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的一次具體實踐。
在這場雙向奔赴中,龍井村緊扣鄉村旅游產業所需,主動爭取“外援”;貴陽公交及時回應民生關切,高效迅速“馳援”;市商務局等部門也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參與“接力”,以一條公交線推動鄉村的“好風景”變為增收的“好錢景”,贏得了游客和村民的肯定。
剛剛結束的中共貴陽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要在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上作出新貢獻。相信,只要我們堅持“闖”的精神、保持“干”的勁頭、釋放“聚”的合力,必定能讓“惠民公交”的后續故事更加精彩!
記者 代曉龍 張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