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是我軍一位曾獲得紅星獎章的優秀軍事將領。長征中,他參與指揮搶渡烏江天險、攻克臘子口、飛奪瀘定橋等關鍵性戰役,屢建奇功。
1935年,中央軍到達陜北,與紅十五軍團勝利會師,陳光又參與指揮了著名的直羅鎮戰役。陳光1927年入黨,是一個根正苗紅的老革命。
早在中央蘇區時,他就憑借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先后出任紅12師師長、少共國際師師長、紅2師師長。直羅鎮戰役時,他出任紅四師師長,1934年年12月,他暫時代替林總出任紅一軍團軍團長。
當時,林調任紅軍大學校長,陳光能接替林的位置,足見陳光的分量。半年后,出于抗戰大局需要,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15師也是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中實力最強的。
115師剛成立時,師長是林總,副師長是聶榮臻(相當于政委角色),政訓處主任是羅榮桓。115師下轄343、344兩個旅及獨立團,343旅旅長是徐海東,344旅旅長就是陳光。
115師成立后不久,就打了一場大勝仗——聞名中外的平型關大捷,陳光也是主要指揮者之一。
平型關大捷一個月后,陳光和蕭華率部取得廣陽大捷,打死打傷日軍千余人。正當115師的抗日局面一切向好時,1938年3月,出現了一場意外,改變了一切。
林總在一天早晨,被閻錫山的晉軍開槍誤傷,身負重傷,被迫離開師長之位治病休養。115師的軍事指揮由誰來負責,成了頭等大事。
當時115師師部前后收到了2封電報,一封是八路軍總部發來的,說讓陳光代替林出任代師長。一封是中央軍委發來的,也是毛主席的意見,說是讓羅榮桓出任代師長。
原來,林總受傷后,八路軍總部的朱老總和彭老總很快就給115師發去了關懷問候,還順便詢問林總誰接替他合適?林總推薦了陳光。
依照當時的情況,林的意見也是合情合理。當時115師的情況大致如下:副師長聶榮臻“五臺分兵”后,帶著騎兵營、獨立團前往五臺山,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了。參謀長周昆去武漢開會后失蹤了,344旅旅長徐海東另有任務,先是歸八路軍總部直管,后來又劃歸129師指揮。
師部也就剩下羅榮桓、蕭華和陳光這幾個大佬了,鑒于陳光之前戰功赫赫和接替自己代理過軍團長的經驗,林總就推薦了陳光。
八路軍總部考慮到軍事斗爭的復雜性,接到林的建議后,很快就發電報同意了,并迅速按照程序上報請示延安那邊、武漢的軍事委員會,還有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部。
巧合的是,延安方面收到八路軍總部的請示報告時,任命羅榮桓出任代師長的電報已經發出。
這里面的問題出在,八路軍總部沒有事先與延安方面進行溝通,就將“意見”直接上報,并通知了115師師部。
最終,為了保住“八路軍總部”面子,延安那邊收回“任命”。就這樣,陳光出任1938年3月出任115師代師長,他的旅長之位由李天佑擔任。
1938年9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橋兒溝召開,會議決定要在八路軍中重新實行政治委員制度,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參加會議后,很快出任115師的政委。這樣,陳光主要負責軍事,羅榮桓主要負責政治。
1938年底,兩人奉命率115師一部分主力部隊挺進山東,肩負起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重任。他們在山東跟日偽軍打了很多仗,1939年6月,日軍第三十二師團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7月底,日本天皇的外甥長田敏江率一個步兵野戰大隊進攻根據地。、
陳光、羅榮桓率部打了一個“模范殲滅戰”,日軍方面損失300多人,武器輜重丟失甚多,長田敏江兵敗后剖腹自殺。
他們從1939年進入山東,到1945年抗戰結束,山東的抗日隊伍發展壯大到10萬余人,陳光和羅榮桓功不可沒。然而,他們進入山東后,工作也并非一帆風順。
兩人在進入山東之前,當地已經有我黨領導的“八路軍山東縱隊”,這是由各地之前的抗日游擊隊合編而成,人數大致有兩萬四千人總指揮是張經武、政委是黎玉,副總指揮是王建安。
起初,陳光率115師進入山東后,山東縱隊和他們是各自行動,都歸延安和八路軍總部指揮。1939年夏天,為了應對日偽軍頻繁的瘋狂掃蕩,我黨領導的山東抗日武裝進行整編,兩支隊伍合編為“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是徐向前、政委是朱瑞,領導機構是軍政委員會,委員有朱瑞、徐向前、郭洪濤、陳光、羅榮桓、黎玉等人,從排名上看,陳光和羅榮桓排名還挺靠后。
僅僅過了一年,徐向前和郭洪濤被調往延安,領導山東抗日力量的機構變成了山東軍區,領導人主要是朱瑞、陳光、羅榮桓等人。
三人原先都在紅一軍團待過,算是老戰友,但是在山東,三人的意見常常出現分歧,朱瑞無奈之下,就向延安建議讓陳光、羅榮桓離開。
這也不是朱瑞一人有意見,問題可能主要出在陳光身上,陳光性子急、不太能聽進去別人意見,與別的干部關系緊張,加上指揮作戰的風格讓一些將士不認同。如陸房戰斗中,雖然狠狠打擊了日軍,陳光那種“死磕到底”的指揮,導致我軍損失300余人,物資損失甚多。
黎玉結合戰士們的牢騷埋怨,給出評價說:
“有那么一個管軍事指揮的同志,一遇到硬仗,就愛下死命令讓戰士們去沖堅固的碉堡,結果導致部隊傷亡慘重。羅榮桓好幾次都跟他說了,這種做法不對,但他就是不聽。”
有的戰士甚至指責“指揮失誤,受到這些損失,不好向中央交代”。陳光聽到這些議論,心理壓力巨大,一度氣得失眠,難以入睡。
羅榮桓卻仍然鼓勵他:“這是一個很大的勝利嘛!”羅榮桓還舉辦了勝利慶祝會,這都是為了大局。1945年,陳光出席“七大”,毛主席為了讓陳光釋懷,還專門寫了一封信,信中肯定他在山東執行的路線是正確的,并勸他能誠懇與他人交換意見。
這是后話了,咱們言歸正傳,隨著陳光在山東的工作不太順利,羅榮桓逐漸參與到了軍事指揮中,八路局總部和延安綜合考慮后,將朱瑞調到延安,負責炮兵建設工作。山東的軍政領導,逐漸被羅榮桓挑了起來。
1943年3月,羅榮桓出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同時是115師政委,并臨時代替師長職務。陳光則被調往延安進修學習。至此,山東的局面終于煥然一新,用毛主席的話來講:
“山東那邊,換了個羅榮桓上去,整個局勢就盤活了。山東這邊局勢一好,全國的局勢也跟著順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