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5月的莫斯科紅場閱兵,不僅是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的莊嚴儀式,更成為全球矚目的地緣政治舞臺。
然而,2025年的這場盛會卻籠罩在前所未有的復雜氛圍中。
美國和印度宣布降低出席級別,展現出對俄的微妙疏遠;中國則高調確認參與,凸顯與俄的戰略默契。
與此同時,烏克蘭發出威脅,稱將在閱兵期間“采取行動”,為這場象征團結與力量的儀式蒙上一層陰霾……
“勝利日”閱兵
莫斯科紅場閱兵作為俄羅斯最重要的國家活動之一,歷來是其展示軍事實力、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場合。
2025年的閱兵尤為特殊,因為它標志著勝利80周年,俄羅斯計劃以此為契機展示其軍事現代化成果和民族凝聚力。
據俄媒報道,閱兵式將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屆時將有超過10,000名士兵、160輛軍車和127架軍機參與,規模堪比2010年那場首次邀請外國軍隊參加的閱兵。
此外,俄羅斯特別強調,今年將有參與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老兵首次大規模亮相紅場,這一安排無疑將閱兵的歷史意義與當前俄烏沖突緊密綁定。
然而,國際社會的反應卻呈現出明顯的分化,美國和印度選擇以低級別代表團出席,表明兩國在俄烏沖突持續發酵的背景下,對俄羅斯的立場保持謹慎距離。
莫迪的缺席可能與近期克什米爾地區的安全局勢有關,也可能是為了避免在俄烏沖突中過于靠攏俄羅斯,從而影響與西方的關系。
印度媒體指出,莫迪此舉反映了其在多極世界中“戰略自主”的立場,但也引發了俄方部分不滿,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對此表示遺憾。
美國的情況則更為引人關注。據俄羅斯國防部旗下《紅星》電視臺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稱,美國可能派遣國務卿馬可·魯比奧出席閱兵,代表“高規格”參與。
這一消息令人意外,因為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一直是西方對俄制裁的領頭羊。
而考慮到2025年初美國新政府上臺后外交政策可能發生的變化,這一決定或許反映了美方在對俄關系上尋求某種“有限接觸”的嘗試。
此外,有報道稱普京期待一位來自美國的“神秘大人物”出席,引發外界對特朗普政府高層可能參與的猜測。
無論最終代表是誰,美國的參與都可能被解讀為對俄烏沖突背景下外交信號的重新校準,但也可能引發國內和盟友的爭議。
相比之下,中國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方不僅確認將派高級別代表團出席,還公開表達了對俄方舉辦閱兵的支持,這一決定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俄關系在當前全球局勢下持續深化的縮影。
近年來,中俄在能源、軍事和外交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特別是在西方對俄制裁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成為俄羅斯最重要的經濟和戰略伙伴。
此次高調出席紅場閱兵,更能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中俄之間的密切聯系。
然而,這樣一場意義重大的閱兵,卻遭到了來自烏克蘭的威脅……
烏克蘭的威脅?
在紅場閱兵的籌備如火如荼之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言論為這一盛事蒙上了一層陰影。
據多家媒體報道,澤連斯基公開表示,烏克蘭可能會對5月9日的閱兵采取“行動”,并警告俄羅斯應為此感到“擔憂”。
他甚至宣稱,烏克蘭“不負責”確保參加閱兵的世界領導人的安全,這一言論被認為是近年來烏克蘭對俄羅斯最直接的挑釁之一。
澤連斯基的表態不僅針對俄羅斯,還間接警告了計劃出席閱兵的外國領導人,試圖通過外交壓力削弱閱兵的國際影響力。
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多次通過無人機襲擊和跨境行動對俄羅斯本土目標實施打擊。
2023年的勝利日閱兵就曾在烏克蘭的無人機威脅下加強了安保措施,而2025年的閱兵正值沖突持續升級,安全風險進一步增加。
澤連斯基的言論可能意在制造心理威懾,迫使俄羅斯分散安保資源,甚至取消部分閱兵活動。
不過,克里姆林宮對此回應冷淡,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有能力確保閱兵安全,并指責澤連斯基的威脅是“挑釁行為”。
結語
烏克蘭的威脅凸顯了俄烏沖突對全球安全的深遠影響。
紅場閱兵作為俄羅斯的標志性活動,其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俄方的國際形象和國內穩定。
如果閱兵順利舉行,俄羅斯將借此展示其在沖突中的韌性和外交號召力;但若發生意外事件,不僅會削弱普京政府的威信,還可能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
無論結果如何,烏克蘭的威脅都讓這場閱兵成為一個高風險的國際事件。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澤連斯基暗示襲擊5月9日紅場閱兵式?俄方:真出事基輔將付出代價》2025年5月4日
觀察者網:《“莫迪確認缺席,印防長將參加”》2025年4月3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