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本身就是吃一種氣
比如我們吃五谷雜糧,為什么要吃當年的?要吃能發芽的?因為這吃的,本身就是一種氣,沒有這個氣,那吃進去的就是淀粉,也就是今人講的碳水化合物而已,毫無營養。
農村人自己種地,比如廣東以稻谷為主,當季的稻谷,熬出來的粥是香的,是濃稠的,但是從市場上買回來的呢,怎么就熬不出這個味?有人說是脫殼太干凈的,有人說都是陳舊的老米等,反正就是不好吃。
又比如小麥,我們自己種的小麥,自己拿去加工,加工回來的面粉,不管是做成面條還是蒸饅頭都特別香,即使不用送菜,也一樣好吃,而如今的饅頭呢,不炒菜一起吃,那都是難于下咽,是誰把小麥的香味弄沒了?有個內行的人告訴我,最好的麥芽都抽掉了,里面全都是淀粉,當然不好吃呀!
所以就吃這些沒有香味的東西,又怎能喚醒人的食欲,多吃飯菜呢?不少網友跟我說,生活在城市里,我每頓最多能吃一碗飯,也是感覺到飽了,但是我回家后,農村里的肉菜還沒有城市豐富呢,為什么我生活三個月后,就能吃一碗半飯了?半年后就能吃兩碗飯,并且身體有使不完的勁?
后面我來到城市里,還沒有一個月,身體又恢復了原樣,又是吃一碗飯就飽了,我仔細一想,就是我們吃的都沒啥香味的東西,家里的米飯是香的,紅薯是香甜的,蔬菜都是軟的有菜味的,茄子不用加水熬,吃起來都是軟爛的,為什么會這樣?就是我們把它的氣弄沒了。
天地間有氣,我們人身體也有氣,自然萬物也都有氣,我們吃的就是一種氣,人沒氣了,那也就完蛋了,老百姓叫做斷氣,那我們吃著蔬菜五谷的氣,就是給身體補氣,有氣,人就能說話走路干活等,都離不開氣。
有一個粉絲,剛開始老公在外面打工,自己就在家里帶孩子,因為收入不高,生活自然就過得拮據,經常10天半個月,都買不上一次肉吃,當然那邊的人也沒有吃肉的習慣,反正吃的都是自己種的小麥,蔬菜等等,但是三個孩子,長得都很好,更不會容易感冒。
后面,老公在外弄工程,搞裝修,生活變好了,就把老婆孩子接出去了,生活好了嘛,當然就想著吃肉了,孩子們就歡呼呀,但沒有因為吃肉,孩子長得更好,反而還老是感冒生病了,夫妻倆就很納悶,現在生活好了,怎么孩子還容易感冒呢?
老公自己又要天天干活,孩子又老是生病,其老婆就說,我還是帶回老家住一段時間吧,不然這樣我太累了,家里孩子都不用管,我還能自己干活種地種菜啥的,感覺還輕松,因為孩子都不怎樣生病,生病也一下子好了,這里呢,生不完的病…..
然后其老公同意,就把孩子帶回了家,回到家還是照以前生活,不可能經常吃肉,但是孩子呢,就吃著饅頭面條蔬菜,身體還變好了,不經常生病了,看著孩子吃得飽飽的,媽媽就問孩子:是城市好還是農村好?孩子說:農村里自己種的糧食就是香,城市里是吃不到的,所以在老爸那,我都感覺吃不去,回到家吃得老香了,感覺比肉都好吃….
也許這吃得就是一種氣,沒有了香氣,就沒有吃的欲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