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中國政法大學建校 65 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參與了民商經濟法學院1502團支部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同學們珍惜韶華,潛心讀書,敏于求知,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畢業后為祖國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2018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同學們立志“不忘初心,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予以充分肯定,勉勵同學們“堅定信仰、砥礪品德,珍惜時光、勤奮學習,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法治中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為法大青年們的成長指明了方向。如今,法大青年們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來我校考察時曾殷切囑托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一直以來,法大青年始終以理論學習為舟,在一次次主題團日、閱讀研討與主題實踐中,深刻領悟時代賦予的使命,不斷叩問初心、校準思想坐標,將理論精髓內化為提升思想品格的精神力量。法大青年正是在這種學思踐悟的循環中,讓理想信念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在知行合一中錨定前行方向。
和集體一起閱讀學習《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書中故事處處映照著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關懷與期望。每一句殷切的囑托都激勵我堅定理想、提升自我,與書中青年一同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在班級讀書分享會中,我們結合自身經歷深入探討,感受到當代青年的成長過程總是符合社會實際的需要,也側面映射出國家對青年發展的希望。由此,我深刻認識到青年應當將個人理想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才能讓青春在實踐中挺膺擔當、綻放光芒。
——外國語學院23級本科生 吳宜軒
在主題團日活動中,我們一同聽1502班的校友師姐講述了她與同學們一同踐行囑托的奮斗故事,而我作為知行社的成員代表也向全體社員發出了“不忘初心,篤行擔當”的倡議。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法大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真切地勉勵著代代法大學子,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叩問自己,找到前進的方向。作為知行社成員,這份光榮也將持續鞭策著我,未來我也希望能像師姐一樣投身到基層一線的工作中,交出屬于我的青春答卷。
——人文學院23級本科生 楊采奕
參加青馬工程和先鋒團校理論研討班及實踐課程的經歷,讓我對習近平總書記話中“有理想”三字有了更深的體悟。在實踐參觀過程中,我們與來自國內外的經銷商、企業家交流探討,現場氛圍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眾對建設繁榮中國的期待,更堅定了為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的決心。真正的“有理想”,必須扎根中國大地,我想我找到前進的方向了!
——社會學院22級本科生 劉飛兒
在知行社赴蘭考的“明燈·追尋焦裕祿精神”研學活動中,我們由“知”到“行”,全面感受焦裕祿精神的深厚內涵與時代價值。我有幸參與了沉浸式課堂《您好 焦裕祿》,飾演焦裕祿的兒子焦國慶,從一個家庭成員的視角,近距離感受到了焦裕祿同志廉潔自律、勤儉節約的精神品質與良好家風。作為青年學子,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傳承并弘揚焦裕祿精神。回到學校后,我加入了“明燈·焦裕祿精神宣講團”,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這份寶貴的精神力量在法大校園中繼續閃耀。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2級本科生 于之會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我校時強調,“要充分發揮青年的創造精神,勇于開拓實踐,勇于探索真理。”一直以來,法大青年在錘煉過硬本領的道路上從未停歇探索的腳步,將學術探討論題深嵌于社會發展的前沿命題,每一次思維碰撞都回應著時代之問;以需求為導向,在實踐中錘煉專業能力,讓專業知識精準對接實務所需;始終保持探索銳氣,以創新思維破解難題與挑戰。法大青年始終以扎實的學習、不懈的實踐、創新的探索,勇立時代潮頭,奔赴未來征途。
作為“學術新人”論文大賽的參與者,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與時代同心同向”的囑托始終激勵我在論文競賽中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多維研究。面對思路卡殼、數據檢索等挑戰,我深刻認識到系統學術訓練的重要性。個人學術志業唯有嵌入民族復興坐標系,方能實現自我價值與時代需求的融合;更讓我明白,做有本領的青年不僅需要專業精進,更需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用學術成果講好中國故事。
——商學院22級碩士研究生 張國棟
每天“早八晚十”的備賽室和晚上六點半的模擬法庭訓練、密密麻麻的文書批注里飽含的關心和期待、大家的共同協作與互相鼓勵……在老師和師兄師姐們的悉心指導下,我們的法學思辨能力和文書寫作能力顯著提升、論證愈發詳實。即使在備賽過程中存在艱辛與困難,但我們的目標卻從未動搖——唯有在模擬法庭的鍛煉中成長為有真才實學的法學學子,才能更好在將來參與到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中。
——國際法學院21級本科生 王靖鑫
能夠通過“雙一工程”與在新華社工作的師兄進行交流,于我而言是一次十分寶貴的經歷。我們跟隨師兄的采訪視頻看兩會現場、聽西安古城里奏響悠揚的唐樂等等,雖然是新聞采寫的特長學習,但我卻從中學習到了如何用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體會社會中的善意與溫暖。作為人文社科學子,這正是我們應當具備的人文情懷。我想,真正的“有本領”在于以責任感始終探索超出專業領域以外的世界,才能更好以真才實學回應時代需求。
——國際法學院23級本科生 馬好
參加“挑戰杯·青聚AI”專項賽的過程中,我們聚焦“智慧治理”痛點,深入調研基層科技應用,針對實際問題打磨方案。雖然歷經調研阻礙與技術攻堅,但是我們在理論到實踐的轉化中錘煉了本領。這次經歷讓我認識到,做有本領的青年需將技術與社會需求結合、敢于創新突破,才能以扎實能力服務現實,推動社會進步。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3級本科生 吳科希
“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團日上對青年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一直以來,法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廣袤大地,以實際行動彰顯青春擔當。無論是校園內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志愿服務隊,還是社區調解室、普法宣講團,法大青年始終將青春智慧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以熾熱的青春力量回應時代召喚,共同書寫新時代青年奮斗報國的壯麗篇章。
2024年,全校累計參與志愿活動時長超15萬小時,累計參與志愿活動人次一萬六千余人,總志愿服務活動數量達448個。而作為法大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員,我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牢記“立志做大事”的囑托,在普法宣傳、支教服務等實踐中踐行初心。勞動法律援助中,我用專業知識守護勞動者權益,感受“德法兼修”使命;支教時,我選取易懂案例,播撒法治火種。我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為燈塔,在服務人民中錘煉本領,讓青春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征程中綻放絢麗之花。
——民商經濟法學院22級本科生 李侯橋
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支教實踐中,我以法治教師的身份完成了32節普法課堂、1400人次的法治啟蒙。這場教育接力讓我深刻體悟:公益事業的價值不僅在于用專業知識澆灌法治幼苗,更在于與學生們雙向奔赴的生命滋養——他們在案例研討中理解公平正義,我在教學相長中重構人生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愈加確信青年志愿者的使命,肩負起屬于法大青年的社會責任,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姚露爽
在今年的“ZHI行中國”社會實踐大思政課中,我回到家鄉進行社會實踐。細心詢問群眾困惑、走進社區街道實地了解群眾生活真實情況,伏案梳理群眾建議、將大家的生活難題轉化為民生議案——從這些經歷中,我深切感受到真正的青年擔當是將個人所學融入時代命題,以認真和勤懇書寫“我在場”的答案,把個體成長嵌入民族復興坐標系,用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3級本科生 賈鈺彤
2024年12月4日,“憲法日”的早上晨光熹微,我作為中國政法大學“旗幟”宣講團的一員,參與了我校“全國大學生法治宣講團”活動。我從憲法的地位、歷史發展講起,闡述其與依法治國的緊密聯系。宣講結束后我還同現場的老師同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讓我受益頗深。憲法日的系列活動讓我更加明確了法治宣傳、普法工作的重要意義,也更堅定了我作為相關專業的學生,對傳播憲法精神、宣傳法治文化有一份責任和使命的信念與擔當。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23級博士研究生 陳明鋒
一代代法大青年始終遵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與囑托,德法兼修、勵志勤學,懷抱堅定理想、錘煉專業本領、踐行責任擔當。法大青年也將始終以奮斗為筆,書寫與時代同行的青春篇章。
法大微信【第20250504期】
內容來源:法大青年
排版:張婉婷
校對:楊文妤
責任編輯:謝翔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