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餃皇后》上映遇冷,問題出在哪?
4 月 30 日,由劉偉強執導,馬麗領銜主演,惠英紅、朱亞文特別出演的《水餃皇后》正式在全國公映。本以為這部影片能憑借其勵志的故事與強大的演員陣容收獲滿堂彩,可現實卻給了大家一記響亮的耳光,上映首日票房僅 929 萬,觀眾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差評聲更是不絕于耳。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講的是臧姑娘獨自帶著兩個女兒漂泊到香港,遭遇丈夫拋棄、婆婆冷眼,生活艱難無比。但她沒有被打倒,靠著自己做水餃的好手藝,在異鄉努力打拼,最終闖出一片天。聽起來,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相當勵志的故事,照理說應該能打動不少觀眾。
可不少觀眾觀影后卻吐槽連連,直呼 “太災難,血虧 100 塊”。有觀眾表示,影片像流水賬一樣,劇情平淡無奇,看得人昏昏欲睡。也有人說,這電影的題材放在當下有些過時了。
在電影剛宣傳的時候,就有不少人覺得它 “不太行”。仔細琢磨,還真有幾分道理。先看題材,故事原型 “藏姑娘” 的創業史確實很勵志,充滿傳奇色彩。要是放在 20 年前,甚至 10 年前,這種女性底層奮斗的題材或許還有市場。但如今時代不同了,當下的大環境里,觀眾對于這種 “靠勤勞雙手就能拼出一片天地” 的故事,大多持懷疑態度,甚至嗤之以鼻。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看到了太多努力卻依舊難以改變命運的例子,所以這類理想化的奮斗故事,很難再讓大眾產生共鳴。
再講講劇情,《水餃皇后》主打溫情牌,可溫情的故事往往很難有那種能抓住觀眾眼球的 “爆點”。現在是快餐化時代,觀眾平日里工作壓力大,難得有假期去看電影,就想尋求刺激、體驗爽感和燃情時刻。誰愿意花近百元,坐在電影院里看別人漫長又平淡的發家史呢?觀眾走進電影院,更多是想在短時間內獲得強烈的情感沖擊,而不是來感受平淡生活的細水長流。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馬麗的演技。雖說馬麗是大家熟知且喜愛的喜劇演員,但并不是所有喜劇演員演正劇都能大獲成功。在《水餃皇后》里,馬麗的演技沒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影片本身也沒有太多能讓她充分施展演技的機會。她在片中的表現不咸不淡,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正劇對演員演技的細膩度、情感深度要求極高,需要演員精準地把握角色的每一個細微情緒變化,而馬麗在這方面似乎還差點火候,沒能將角色的復雜性和堅韌不拔的特質完美呈現出來。
盡管《水餃皇后》目前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困境,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毫無可取之處。影片中對于香港城市變遷的呈現,從服裝造型到街景布置,都相當用心,讓觀眾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獨特氛圍。惠英紅飾演的房東太太,也給影片增添了不少亮點,她將角色市井又不失溫情的一面演繹得十分到位。或許這部電影的失利,能給電影創作者們提個醒,在選擇題材、打磨劇情以及挑選演員時,得更貼合當下觀眾的喜好與需求,這樣才能創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