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宣稱預計在6月14日舉辦閱兵式,以紀念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當天也是美國的“國旗日”,更是懂王79歲生日,按照中國“過九不過十”的說法,當天的閱兵一定程度上也算為懂王慶祝八十大壽了。
花費千萬為懂王慶生?本次閱兵選定的時間及開銷惹爭議
本次閱兵規模并不算大,只有約6600名士兵、150輛各式車輛和50架直升飛機參加,屆時會有來自11個軍事單位和師的部隊將組成方陣,同時當天還會有7支軍樂隊現場演奏。但本次閱兵時間選擇一反常態,定在了6月14日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7月4日美國國慶日,讓人覺得本次閱兵有討好懂王之嫌。此外,本次閱兵預計花費約9200萬美金,在美國與全球的“關稅戰”輸贏未定、政府大規模裁員縮減開支之際舉辦如此高調的閱兵,引發部分民眾不滿。
紀念勝利與宣示霸權:美國歷史上的幾次“大閱兵”
不少美國人認為閱兵是舊大陸君主制下的陋習,與美國的“民主價值觀”不符,而且閱兵儀式浪費金錢及人力物力,所以美國很少舉辦大規模閱兵儀式。不少國內的公知順桿爬說是美國崇尚務實主義,一國的軍事實力應該在戰場上體現而不是在閱兵上耀武揚威;美國有著8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常態化展示美軍軍事實力,所以美國不需要舉辦閱兵儀式。那美國這次閱兵按照之前公知的說法,是不是軍事實力不行了,在紅海都和胡塞武裝打得有來有回了,需要這次閱兵來顯示美國的軍事實力?
歷史上美國的大規模閱兵,全部是出于慶祝勝利和冷戰時期彰顯霸權的目的舉辦的,其中1865年為慶祝南北戰爭勝利,國家重新統一,共有約14萬士兵舉行了盛大的南北戰爭勝利閱兵儀式,1919年和1946年分別進行了兩次閱兵儀式,以紀念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后,美國花費1200萬美金舉辦了大規模閱兵儀式,其中展示了在戰爭中大放異彩M1坦克和愛國者導彈,這也是美國最后一次大規模閱兵。
而冷戰時期的兩次閱兵分別為艾森豪威爾和肯尼迪的總統就職閱兵,這兩次閱兵對外展示了導彈與核武器,這明顯是在向對立陣營秀肌肉,更是對蘇聯赤裸裸的威脅。
美國能夠通過閱兵重塑信心與軍事形象嗎?
自從懂王上臺后,美國的軍事形象可謂是江河日下,自己飛機墜毀、航母遭到胡塞襲擾不說,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東國六代機頻頻試飛、軍艦下餃子。美國在全球各區域沒有嘗到任何甜頭,只能攛掇攛掇菲律賓這種小角色當炮灰,自己卻沒有了親自下場的膽量與實力。
懂王八十大壽的閱兵,我看不僅起不到任何提振信心的作用,說不定當天還會有大規模示威的反對派群眾共襄盛舉。最后再次提醒懂王,本次閱兵一定不能使用實彈,不然他有可能步薩達特的后塵;要是自己不想提前見林肯和肯尼迪,演講時務必加強安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