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球隊上百萬的頂薪,半決賽2場比賽,得到2分2籃板。不是看數(shù)據(jù),很難想象到這是一名頂薪球員貢獻出來的數(shù)據(jù)。
CBA半決賽已經(jīng)全部結束,最終首鋼與廣廈兩支球隊在總決賽碰面,這也意味著CBA格局正式改變,首次沒有遼粵參加的總決賽也是格外吸引球迷們的關注。兩隊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所在,北京這邊強大不得不提的就是周琦,健康的周琦在CBA仍然是第一檔的存在。而提到周琦,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他的替補,頂薪先生范子銘的表現(xiàn)了。
對陣山西的三場比賽,除了第一場,周琦不在,范子銘發(fā)揮正常,拿下10分之外,后兩場比賽范子銘一共僅僅得到了2分3籃板。要知道,他拿的是北京隊的頂薪薪水,這樣的數(shù)據(jù)配上他的薪水顯然是很不值得。而翻開CBA的"黑色賬本",這樣的黑色幽默從未間斷。
● 北控男籃3年2500萬簽下31歲老將孫桐林,結果加盟北控之后,孫桐林就傷病纏身,場均數(shù)據(jù)從8.3分5.4板斷崖式跌至2.1分2.3板。最終北控無奈只能提前解約。
● 天津隊用D類合同鎖定34歲的張兆旭,造就"場均4.6分卻拿全隊最高薪"的魔幻現(xiàn)實。
● 范子銘本賽季常規(guī)賽真實正負值-3.8,卻在聯(lián)盟中鋒薪資榜高居第4。
范子銘自從2020賽季加盟首鋼以來,一直被寄予厚望,球隊甚至在轉(zhuǎn)會時為他付出大額轉(zhuǎn)會費和多年合同。然而四年過去,他的數(shù)據(jù)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提升,本賽季場均僅僅得到6分,許利民顯然對他也是沒有耐心了。對陣山西的后兩場比賽,周琦回歸之后,許利民直接棄用了范子銘。進入季后賽,本該是頂薪球員“站出來”的時刻,然而范子銘卻用實際行動“站了回去”。
范子銘我覺得是努力方向不對,就一個擋拆這么多年沒擋明白,每次擋完效果就是帶人去包夾后衛(wèi),別人擋拆差頂多擋了像沒擋,他是直接擋了還不如沒擋。球球都很用力,全力做表情了,但是呢,擋拆沒有一點威脅,籃板也沒有,防也跟不上。不少球迷都直言:他不能在場上太長時間,容易把球隊帶崩。
早在上個賽季,首鋼就希望送走范子銘了。原本首鋼想把范子銘送到廣東,換周琦,但是范子銘堅決不愿意離開首鋼,因為離開首鋼,他的頂薪薪水肯定也是泡湯了。最終沒辦法,首鋼只能出錢最終買下周琦。
而范子銘并不是CBA最近幾年的個例。他只是CBA近年來“資源配置失衡”的又一個縮影。翻看近年來的合同名單,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下幾個問題:“頂薪泛濫”,由于好球員,優(yōu)質(zhì)球員太少,稍微有點名氣或位置稀缺的球員,輕松獲得頂薪,導致性價比嚴重失衡。此外不少球員拿到大合同之后,都開始缺乏動力,場上懶懶散散,場下生龍活虎。
這個休賽期,首鋼肯定還是會“努力”清洗掉范子銘這個累贅,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球隊愿意接手這位前國家隊內(nèi)線。
當頂薪合同淪為遮羞布,當職業(yè)聯(lián)賽變成關系游戲,CBA正在用真金白銀演繹現(xiàn)代版"皇帝的新裝"。在CBA,一份頂薪合同不該成為包袱,它應該是球員實力的勛章,而不是球隊失控的導火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