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香港的朋友們,可能容易被一條“通天梯”給嚇到——不是嚇出感嘆號,而是真·嚇出冷汗的那種。
說的就是位于旺角朗豪坊那條從四樓直通八樓、號稱“香港最驚心動魄”的扶手電梯。
來源:HK01
這兩天,又出事了。
3月25日上午,一位23歲的內地女孩在搭乘朗豪坊這條超長扶梯時,突然在距離地面還有十幾級臺階的位置暈倒,整個身體就那么向前一滾——想想就后背發涼。
來源:HK01
扶梯上的梯級是金屬材質的,又硬又陡,后果真的不敢想。
幸運的是,后面一對男女剛好在她后方,立刻沖上前幫忙,黑衫外籍男子托起事主,地面另一名男子則立即上前“公主抱”,把她從電梯上救了下來,送回地面交給商場職員協助處理。
來源:HK01
女孩后來被送往廣華醫院,慶幸的是,傷勢不算嚴重,已經清醒。
這一幕,被旁邊目擊的網友拍下傳到了小紅書,很快就在社交平臺引爆關注。評論區直接炸了:
“現實版英雄救美!”
“朗豪坊的電梯真的太邪了……”
“看著有點感人,但也太嚇人了吧!”
來源:HK01
當然,這事兒如果發生在某些熱血港劇里,大概會配上BGM,然后上演“命運般的相遇”,但現實是:危險就在一瞬間,好在這次,有人剛好在,剛好出手。
可問題是,為什么大家會第一反應說這電梯“邪門”?
因為:
這可不是它第一次“搞事情”了。
還記得2017年3月25日下午4點,同樣是在朗豪坊,同一條扶手電梯——只是這次是上行線:
原本從4樓往8樓運行,突然整臺扶梯失控,逆轉方向,開始以異常的速度往下狂沖,而且整整沖了14秒!
來源:HK01
你沒看錯,14秒的失控下滑,現場大約近百名乘客,完全來不及反應,一個接一個往下跌,像推倒的骨牌一樣,從高處一路摔到下方,場面堪稱“電梯版山泥傾瀉”。
那次事故造成18人受傷,其中好幾位頭部受創、流血不止,現場慘叫聲此起彼伏,扶梯底部堆出一座“人堆”。
來源:HK01
緊急停梯,大批消防與救護人員沖進商場展開救援,場面一度混亂至極。那天的視頻至今仍在網上流傳,每一次回放,都令人不寒而栗。
事后調查發現,朗豪坊商場確實做了例行檢查,但涉事電梯的維保商——奧的斯電梯(香港)有限公司,在多年維保過程中,問題頻出:
多次未向政府報備維修和結構更改;
工程日志記錄草率甚至缺失;
保養程序嚴重不到位;甚至在多起維保之后,沒有任何測試就直接恢復運行。
最終,奧的斯被香港機電工程署點名查處,于2021年被裁定22項違紀指控成立,共被罰款96萬港幣,并被責令繳付59萬港幣的聆訊費用,還被刊憲公開譴責,成為行業黑榜???。
來源:HK01
朗豪坊的“通天梯”,也因此多了個外號——“事故梯”。
為什么大家一說到朗豪坊電梯就會感到后背發涼?答案很簡單:
它真的太長、太高、太陡了。
目前朗豪坊商場設有兩組巨型扶梯:一組連接4樓至8樓,長度約41.5米,垂直高度達20米;
另一組連接8樓至12樓,長度超過42米。
加起來總長度超過83米,堪稱香港最長的室內扶梯組合。
來源:HK01
站在最頂端往下看,有人形容說,仿佛站在地球邊緣,下去的那條路,不是電梯,而是人生抉擇。
這也就解釋了:在這種高難度扶梯上,哪怕只是一個人摔倒,都有可能連鎖反應釀成群體事故。
當然,朗豪坊不是“獨苗”。別忘了,香港可是全球“電梯密度”冠軍!
據統計,香港有超過7萬部升降機和逾1萬部扶手電梯,幾乎無處不電梯。從港鐵、天橋、住宅、商場、山路……你走到哪,電梯就跟到哪。
來源:HK01
而且,香港電梯的“性格”,很鮮明:
速度快:地鐵站扶梯普遍運行在0.75米/秒的最高速度標準,比內地快了一截,新手游客一腳踏上去差點摔了;
設計巧:銅鑼灣時代廣場的“弧形電梯”,在中庭盤旋而上,既實用又“豪氣”,堪稱最貴氣的電梯;
歷史長:中建大廈里還有上世紀50年代的“爺爺級”電梯,還在運行,懷舊感拉滿;
全球最長:當然不能不提那條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全長800米,垂直差135米,每天運送數萬人,是本地人上班、游客打卡的“交通+景點”合體王。
來源:HK01
講真,電梯在香港已經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城市的結構一部分,甚至是文化標簽。
但——系統越依賴,就越不能出錯。
讀到這兒,可能很多人內心都有點慌:“電梯還能不能放心坐?”
放心,其實大部分電梯都非常安全,只要使用得當,并注意幾個細節,能大大降低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