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提到羅定市,估計不少人會懵上一懵,這里既不像深圳那么光鮮亮麗,也不像廣州那樣名聲在外,連“網紅城市”湛江、汕頭都比它熱鬧,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它的占地面積竟然達到了2300多平方千米,比深圳、香港這些大城市還要大出一大截。
別以為地大就能物阜民豐,恰恰相反,這個“地大物博”的地方,GDP常年在400億不到,整個廣東都是“吊車尾”,甚至一度被網友調侃“窮得冒煙兒”,那羅定這座城市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才會淪落到珠三角的“落后生”呢?今天我們就去這座城里走一走,看看它有沒有翻身的可能。
廣東省羅定市屬于廣東省西部,西江中游南岸,位于粵桂兩省交界處,云浮市代管的縣級市,這座城市的地域文化很厚重,地理環境很獨特,是珠三角和大西南的交匯點,是粵西地區發展的重要支點,面積約為2334.7平方公里。
羅定市地形屬于山地丘陵地貌,地勢從西南到東北傾斜,最高處是云開大山主峰,海拔1010米,羅定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支流,穿過羅定市,形成許多沖積平原,有利于農業發展,境內山巒起伏,河流縱橫,山水風光和人文資源交織,具有嶺南特色和山區風貌。
2024年羅定地區生產總值352.32億元,羅定長久以來以農業為主,是廣東省重點糧食產地,水稻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50萬畝以上,羅定的絲苗米品牌“亞燦米”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肉桂,竹制品,茶葉等特色農業具有一定規模,肉桂產量占全國總量六成以上,因而被稱作“中國肉桂之鄉”,近些年,羅定一直推進產業升級轉型,慢慢構建起包含電子制造,建材加工,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工業體系。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給羅定帶來新動能,以前羅定是山區地形交通成為制約因素,現在羅定從交通末梢變成粵西綜合交通樞紐,羅定機場要升級改造,羅定北站高鐵樞紐正在規劃中,這樣會進一步增強羅定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城市群的區位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輻射效應給羅定帶來產業承接空間,當大灣區土地、人力成本上升時,羅定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勞動力成本低,可重點承接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轉移。羅定正在規劃的金屬制造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會促使傳統建材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轉型,生物醫藥產業依托當地南藥資源發展中藥提取、健康食品等細分產業。
生態環境優勢變成綠色發展動能,羅定森林覆蓋率65.2%,羅定江,泗綸河這些水系很發達,空氣質量常年達標,靠著生態資源,規劃中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估計要投入80億,建成之后粵西電網的調峰能力就會提高,分布式光伏發電在村鎮推行。
羅定需破解人才外流、 縣域經濟競爭力不強等難題,完善高鐵新城商務區配套,打造人才公寓,實施“瀧州英才”計劃等吸引人才回流,深化與佛山的對口幫扶,羅定正處于從傳統農業縣向現代化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抓住交通改善、產業遷移、鄉村復興等機遇,這座千年古城或許會在粵桂交界處成為新興產業的集聚地,未來的羅定大概會在守護綠水青山與擁抱產業變革之間,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