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又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烏軍創造出戰爭史上的奇跡,無人快艇發射空對空導彈,成功擊落俄軍蘇-30戰斗機!
2025年5月2日夜間,烏克蘭軍方在黑海創造了一項現代戰爭史上的奇跡——由一艘小型無人水面艇(USV)發射短程空空導彈,在海上成功擊落俄軍一架蘇-30SM多用途戰斗機。
這不僅是全球首例無人艇擊落有人駕駛戰斗機的戰例,也標志著俄烏戰場正成為新型無人作戰體系的試驗場。
根據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GUR)發布的聲明,此次行動由GUR第13特種部隊主導,聯合烏克蘭國家安全局與國防部共同完成。他們使用的是“Magura V7”型無人快艇,該艇搭載兩枚美制AIM-9M“響尾蛇”紅外制導空空導彈,在距離新羅西斯克海岸約50公里處設伏,并成功鎖定低空飛行的蘇-30SM戰機。
導彈升空后精準命中目標,導致戰機空中爆炸并墜入黑海。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被附近民用船只救起。
此次使用的“Magura V7”是烏克蘭自主研發的無人艇升級型號,基于更早的“Magura V5”平臺改造而來。全長僅有8米,配備光電轉塔、星鏈通信系統和雙聯裝導彈發射架,具備遠程偵測與打擊能力。盡管造價僅約27萬美元,但是戰術靈活性極高,可長時間在海上隱蔽巡邏,配合無人機群實施協同打擊。
據分析,烏軍采取的是典型的“誘敵+伏擊”戰術。當天共出動超過30艘各型無人艇,包括自殺式攻擊艇、搭載FPV無人機的“航空母艇”,以及攜帶防空導彈的埋伏艇。俄軍戰機在低空搜索打擊無人艇時,未料遭到反擊,暴露了應對無人威脅體系的重大漏洞。
此前,俄軍曾多次依賴直升機和戰斗機以機炮方式近距離摧毀無人艇,但這種做法風險極大。此次蘇-30SM被擊落,再次證明俄方缺乏有效應對無人化作戰的系統性手段,尤其是在偵察、識別、遠距打擊等環節存在明顯短板。
烏克蘭方面表示,這是繼去年12月用R-73導彈擊落俄軍米-8直升機之后,無人艇第二次成功擊殺空中目標。
不同的是,本次使用的AIM-9M導彈性能更強,射程可達18公里,具備全向攻擊能力和抗干擾設計,標志著烏軍無人平臺火力整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俄羅斯官方尚未正面回應此事,僅稱在黑海擊沉多艘烏克蘭無人艇。但社交媒體上親俄軍事頻道承認有蘇-30戰機損失,且飛行員獲救。這一事件無疑對俄軍士氣造成沉重打擊,同時也暴露出俄方在黑海方向上的防御乏力。
從技術角度看,無人艇擊落高速戰斗機堪稱“非對稱作戰”的典范。烏軍正通過低成本、高機動、智能化的無人系統,不斷挑戰傳統軍事理論,迫使俄軍陷入被動防守局面。
目前,烏軍已將無人艇作戰納入常態化戰術體系,頻繁用于襲擊俄海軍基地、港口設施及空中目標。隨著西方援助持續涌入,烏克蘭無人裝備的戰斗力還在不斷提升,未來或將引發更大規模的戰術變革。
俄烏戰場真的是新世紀的西班牙內戰,是各種新武器新戰法的試驗田,正在向我們展示無人化智能戰爭時代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