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策
執筆 述策團隊
周報
目錄
綜述
過去一周,“述策”團隊搜集選編了10條全球涉臺軍事活動資訊。臺灣方面7條:1.臺軍演練用重炮對付“敵”機降傘兵;2.臺自主研制的“海鯤”級首艘潛艇主機疑進水,海試推遲;3.臺基隆市進行城鎮韌性演習;4.臺海軍決定采購臺“中科院”自主研制的“勁蜂”攻擊型無人機;5.臺向美采購的第三代通信系統落地升級繼續延宕。6.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對美國防衛臺灣的信任度下降;7.臺軍稱即將配發可穿透解放軍防彈背心的子彈。外臺軍事動態3條:1.美印太戰區現任司令帕帕羅就臺海局勢發表諸多重要觀點;2.美印太戰區前任司令阿奎利諾訪臺;3.日本稱臺灣應著重演練“認知戰”。
本期10條,每一條分基本情況、重要細節、“述策”團隊評析3個部分(其中9條是“短評”數百字不等,1條是“精評”約1200余字),全文共計7000余字。公眾號只開放目錄、綜述和其中一條動態,約1300字。
7.美印太戰區現任司令帕帕羅就臺海局勢發表諸多重要觀點
美印太戰區現任司令帕帕羅
基本情況:5月2日,美印太戰區現任司令帕帕羅在參加麥凱恩研究所(一家位于華盛頓特區的無黨派智庫,由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與國會合作成立。該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以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的名字命名)主辦的一個論壇上,發表了關于臺海局勢的諸多重要觀點:(1)美國若為了臺灣與中國爆發沖突,美軍現在能擊敗解放軍;(2)美軍相對解放軍,在水下、太空及反太空資產武器方面都具有關鍵優勢;解放軍相對美軍的優勢則在于打造武器系統的速度尤其是建造戰艦方面的速度比美國快,如今解放軍每年能打造2艘潛艦,美軍只能打造1.4艘,解放軍每年能建造6艘作戰艦艇,美軍只能建造1.8艘;(3)解放軍對臺軍事演習已經從“溫水煮青蛙”(boiling the frog,美印太戰區前司令阿奎利諾的形容)轉變為“快煮”(rapid boil);(4)在印太戰區司令職位的交接儀式上,前任司令阿奎利諾警告帕帕羅,美中兩國為了臺灣開戰“可能在你任內發生”,北京對臺灣的軍事行動演練涵蓋奪取臺灣離島、海上封鎖或軍事進攻,廣度和深度空前,使帕帕羅夜不能寐;(5)北京決定采取軍事行動,將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解放軍的軍事準備程度、臺灣能否反制、盟友協助臺灣的能力、意愿及可能性;(6)關于美軍是否愿意采取行動協助臺灣,帕帕羅并未直接回答,但他表示,歷史上美國會在受到威脅或認為利益受到影響而值得捍衛時才會采取行動。他表示:“歷史的教訓是,人們總是說美國永遠不會卷入戰爭,但過去的紀錄并非如此?!?/p>
重要細節:塞多納論壇是麥凱恩研究所主辦的年度盛事,會邀請各界大佬級人物參加。2025年度的塞多納論壇為期2天(5月2日、3日),其主題是“發揮美國的卓越力量”,探討如何運用美國的力量應對全球各種挑戰,鞏固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帕帕羅的演講安排在5月2日晚上。
“述策”團隊短評:本團隊曾對帕帕羅進行6000多字的人物畫像,對其較為了解,此人能力極強,如果收復臺灣之戰在其任內發生,對解放軍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對手。2023年美國海軍醞釀新任作戰部長時,帕帕羅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人選,但最后拜登出于政治上的考慮,為了爭取女性選民的選票,最終選任了麗莎?弗蘭切蒂(此人現已被特朗普班子解除職務)。根據我們的畫像,帕帕羅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1)履歷過硬,擔任過攻擊機中隊中隊長、艦載機聯隊指揮官、航母打擊大隊司令、中央戰區作戰部長、第5艦隊司令、太平洋艦隊司令等職;(2)復合型人才,不僅在海軍航空兵部隊擔任過中隊、聯隊指揮官,還曾赴空軍和陸軍進行交流任職;(3)創新意識強,領導了印太戰區作戰概念的開發和實驗,包括現在經常被提及的“地獄景觀”概念,美國正快速推動該概念在印太戰區落地運用;(4)重視預案和盟友,這意味著面對緊張的臺海局勢和可能的突發事件,他或已有多種應對預案在手。
帕帕羅人物畫像
目錄
本期“涉臺軍事動態周報”word版全文(7000多字,每一條的消息源一般1-2個,用腳注形式標記)。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從軍約20年,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退役后立“述策”團隊,專門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