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突然出手管娃哈哈的事,這事炸鍋了!不是小打小鬧的質量檢查,是杭州直接派工作組進駐,連"宗家內部事務"的借口都不好使了。要知道,宗慶后活著的時候,誰敢動他的奶酪?現在老頭走了不到一年,家里人鬧上法庭,國資股東分紅分了個寂寞,700億營收的大公司凈利潤才1800多萬——合著老百姓喝了幾十年的營養快線,最后錢全進了私人腰包?這事兒,咱們得掰開揉碎了說。
一、國資46%股份成擺設?占著茅坑不分錢,財政局急了
先看個魔幻現實:杭州上城區文商旅集團,堂堂地方國資,持有娃哈哈46%股份,是最大股東。結果呢?這些年別說分紅了,據說自家員工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反觀宗家,宗慶后把賺錢的公司全塞給女兒宗馥莉,集團名下只剩一堆老廠房,200多個子公司全是私人財產。這操作,簡直是把國資當"工具人"——用你的資源、你的牌照、你的渠道賺錢,賺了錢揣自己兜里,你還只能干看著。
最絕的是宏勝飲料,宗馥莉的私人公司,專門給娃哈哈灌裝營養快線、AD鈣奶這些爆款。去年營收100多億,利潤怕是不少吧?但跟娃哈哈集團一毛錢關系沒有,因為集團在宏勝連股都沒占。相當于啥?你開了家包子鋪,讓隔壁老王的兒子負責做包子、賣包子,賺的錢全歸老王兒子,你這個店主只能收點"場地租金",還得倒貼水電費。現在國資就是這個店主,還是持股46%的店主,你說憋屈不憋屈?
地方財政局也不是傻子,眼看著錢被一點點抽走,自己連湯都喝不上,終于忍不住了。工作組進駐,明著是"維持企業穩定",暗著就是查賬:錢去哪了?46%的股份,就算按凈利潤1800萬分,也該拿800多萬吧?結果一分沒有,這不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嗎?
二、宗馥莉 vs 私生子:一個掐斷財路,一個搶18億信托
宗慶后活著的時候,外面的私生子傳聞就沒斷過。現在他一走,杜建英直接帶著幾個孩子殺出來了,在香港和杭州同時打官司,目標是18億美元的信托基金。更狗血的是,法院還在等DNA鑒定結果——這幾個孩子到底是不是宗慶后的種,現在還是未知數。
但宗馥莉是誰?"鐵娘子"不是白叫的。你想分蛋糕?先斷了你的財路!杜建英那邊有幾家公司,跟娃哈哈做著同樣的代加工生意,以前靠著宗慶后的關系,活得滋潤得很。宗馥莉一上臺,打著"優化管理"的旗號清理代工廠,首當其沖就把這些公司整垮了。明面上是"提升生產效率",實際上就是一句話:"想分家產?先餓死你們!"
這還不算完,宗馥莉手里握著兩張王牌:生產和銷售。宏勝飲料管生產,所有大單品的灌裝都在她手里;宏振投資管經銷商,去年她鬧辭職的時候,經銷商直接放話"不跟娃哈哈合作了",可見控制權多牢。現在倒好,集團想生產?得求宏勝;想賣貨?得看經銷商臉色。國資想插手?門兒都沒有!
杜建英那邊也不是吃素的,香港的信托基金官司拖著,杭州的股權官司打著,就是要跟宗馥莉耗。有意思的是,杜建英的公司業務跟娃哈哈高度重疊,說白了就是以前靠"灰色地帶"賺錢。宗馥莉一清理,等于斷了他們的活路,現在兩邊撕破臉,法庭上見真章。
三、700億營收,47億利潤,凈利潤1800萬?這賬是拿腳算的?
最讓人看不懂的是娃哈哈的賬本。去年營收700億,利潤47億,結果凈利潤只有1800多萬。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你開了家公司,一年賣700萬,賺了47萬,最后到手只有1萬8。錢去哪了?總不能是員工發福利發完了吧?
答案幾乎呼之欲出:被宏勝這些私人公司拿走了。舉個例子,娃哈哈集團把原材料賣給宏勝,價格定低點;宏勝灌裝成飲料,再高價賣給集團,中間的差價就進了宗馥莉口袋。集團左手倒右手,利潤全被私人公司吸走,最后賬面上只剩點"零花錢"。
國資股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卻一點辦法沒有。你去查賬?人家說"這是市場行為";你要分紅?人家說"凈利潤才1800萬,分啥?"地方財政局更慘,本來指望著這筆股份收益發工資,現在好了,錢被抽走,只能干瞪眼。
更諷刺的是,宏勝工廠還在正常生產,營養快線一瓶瓶下線,經銷商也沒鬧事,但所有人都在等法院判決。工作組每天進進出出,查了半個月,賬本估計都翻爛了,可宗家兩派人馬還在法庭上互相揭短。宗慶后活著的時候,一句話就能定乾坤,現在他走了,留下的不是商業帝國,是個到處漏水的篩子。
四、國資想保本,女兒想守江山,私生子想分蛋糕:這場混戰沒贏家
現在的娃哈哈,就像個支離破碎的大家庭:國資是老實巴交的大伯,掏了錢卻沒話語權;宗馥莉是嫡長女,手握實權,想把家產牢牢抓在手里;杜建英和私生子是"外來戶",揣著DNA報告(可能是假的)想分一杯羹。
國資的訴求最簡單:保本。46%的股份,就算不分紅,至少別讓國有資產打水漂。但現在看來,錢早就被掏空了,工作組能做的,最多是止損,把剩下的家底看住。
宗馥莉的處境最復雜:對內要防著私生子搶家產,對外要應付國資的審查,還得穩住經銷商和代工廠。她清理代工廠,表面是整頓,實際是排除異己;她牢牢控制生產銷售,就是怕別人釜底抽薪。但她越強勢,杜建英那邊鬧得越兇,畢竟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私生子們更簡單:拿到18億信托基金,越多越好。DNA鑒定結果沒出來之前,先把事情鬧大,讓全世界都知道"宗慶后有私生子",逼著宗馥莉讓步。就算最后分不到錢,也能惡心對方一把。
這場仗什么時候能打完?沒人知道。法院在等DNA結果,工作組在查賬,宗家兩派在法庭上互相撕咬。瓶身上的"娃哈哈"三個字還是那么熟悉,但背后是誰說了算,現在成了謎。
結語:宗慶后留下的不是江山,是爛攤子
宗慶后這輩子,從賣冰棍起家,做到中國飲料大王,確實是個傳奇。但他太自信了,以為自己一句話能管三代人,結果死后不到一年,家里就亂成一鍋粥。他要是泉下有知,看到女兒和私生子在法庭上互撕,國資拿著46%股份喝西北風,不知道會不會后悔:當年要是早點把公司治理理順,把股權分清楚,何至于此?
現在的娃哈哈,就像一艘在風浪中飄搖的船,宗馥莉掌舵,杜建英在船底鑿洞,國資在甲板上喊"別沉了"。老百姓喝著營養快線,可能根本想不到,自己每天喝的飲料,背后是這么一場狗血淋漓的豪門恩怨。
最后說句實話:不管是宗馥莉守住江山,還是私生子分走蛋糕,受傷的都是國資,是那些本應屬于納稅人的錢。工作組能不能查清賬目?法院會不會秉公判決?咱們只能等著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以后喝娃哈哈的時候,心里估計會多琢磨一句:這瓶飲料的錢,到底進了誰的口袋?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