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號稱造車“四小龍”之一,結果三年燒光84億,如今卻淪為笑柄!
造車新勢力“拜騰”到底是經歷了什么,才會引得全網的抵制,甚至最后央視親自下場批評。
實際上拜騰汽車創始團隊的陣容相當豪華,如果單看初創團隊的陣容的話,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它會倒閉。
創始人是寶馬i8的締造者畢???,而拜騰汽車的總裁則是來自英菲尼迪和寶馬的高管。
技術人才加營銷人才的組合,而且還都是來自汽車名企,怎么看怎么也聯想不到會落得現在這個境地。
并且更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拜騰汽車還是最早的造車新勢力,早年間剛剛創立的時候還和“蔚來、小鵬、威馬”并稱為“造車四小龍”!
但是現在來看這個稱號真是無比的諷刺,如今的四小龍也只剩下了“蔚來、小鵬”這倆歡喜冤家還在硬挺著。
這個結局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2017年2月拜騰汽車橫空出世,一出世就引得了各大車企的投資。
“寶馬、奔馳、特斯拉”等實力雄厚的車企還紛紛向拜騰汽車派工程師指導,可謂是備受關注期待。
而更有意思的是,拜騰創始人畢??祵τ谄嚨难邪l投入上也是毫不吝嗇,可謂是下注了血本。
在2017年創立之初就立馬和南京經開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準備投資110億,建設自己的FMC制造基地。
而且拜騰汽車還計劃工廠的年汽車產能達到30萬臺,如此宏偉的計劃輪誰聽了都得振奮半天。
不過更加宏偉的計劃還在后面,拜騰的名氣雖然遠不如“蔚小理”,但是人家拜騰最高峰時期曾經有29位VP,可謂是高管云集。
不過這么多的高管,每年光是年薪加一起也算是一筆巨款了,這筆賬實在是不敢算。
而且早在拜騰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2018年的時候,拜騰實際上就已經獲得了一汽集團和寧德時代的B輪融資。
可以說各大投資機構各大車企對于這個“新勢力”都非常的看好,并且在同年拜騰還和一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但是就算是如此高調的造車之路,最終也難逃被破產清算的命運,車輛研發制造上投下了大量資金,龐大的運營成本導致拜騰資金鏈斷裂。
2017年2月宣布造車,但是僅僅輝煌了兩年,2019年拜騰就面臨困境,創始人畢??缔o職,員工工資被拖欠,工廠也全面停工。
拜騰汽車手下的員工紛紛舉牌站到公司樓下討要說法,但是昔日人潮洶涌的大樓現在卻是人走茶涼!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短短兩年拜騰燒光了84億,結果最后連個像樣的量產車都沒能拿出來,等來的不是量產而是破產。
其實說實話,像這種PPT車企也不算少見了,此前的樂視汽車直到現在還停留在PPT上。
不過不得不說,拜騰的“燒錢”速度,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北美研發部門只有300人,結果零時一年5000萬人民幣。
這么算下來平均每人每天得吃400元的零食,如此豪橫的大手筆令人詫異,而同時期拜騰投入到研發的費用卻不足15%。
如果拿拜騰和其他的造車新勢力來比較,其實也不算入局晚,但是為啥卻淪落到這個下場?
說到底還是花錢大手大腳,拜騰在創立后期的宗旨實際上已經變了,不再是用心研發好車,而是研究如何花錢。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拜騰的衰敗其實早就能夠看出跡象,拜騰的創始人和CEO幾乎沒有在南京的工廠待過。
兩人則是成天在北美的總部待著,國內工廠的一切決策都需要北美的總部審批,最后再一層一層傳達。
如今繁瑣的工作流程也就導致了工作進度非常緩慢,進而導致所有人都不想再干活,心里只想著能混一天是一天。
這也正是拜騰成立之后直到破產清算一輛量產車都沒有造出來的原因,拜騰的結局可謂是慘烈。
不過也和拜騰的高管團隊管理上有著巨大關系,不僅僅是人,企業也有得“富貴病”。
對于拜騰來說,即使曾經有著非常閃亮的光環,還擁有曾經的盛大計劃,最終都沒能改變它的結局。
所以說即便有頂尖的技術團隊,有強大的資本支持,自己沒有將資金花到研發上最終還是不會走向成功。
很多人說,拜騰失敗的原因是把錢燒到外部形象上,重視外部形象而忽視了核心技術,可能這才是它失敗的真正原因。
參考信源:
消失的身影:十年廣州車展的離場者
新浪財經 2024-11-17
再次“被破產”,拜騰汽車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
藍鯨財經 2023-06-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