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個典故《拔苗助長》。
古時候有一個農夫,看到田地的禾苗生長緩慢,而他又沒有耐心等待,所以他選擇“人為拔高”這些禾苗。
表面上看,禾苗是被拔高了,可沒多久,這些禾苗全死了。人為拔高,只換來了悲劇的結果。
這說明了什么?違背自然的規律,而過分強求,終究會惹來麻煩、禍事。
就跟開車一樣,明明道路狹窄,需要減速通行。可總有人不信邪,非要一腳油門,那就容易釀成交通事故。
人若強求皆是苦。要么拖累你,要么折損你的福氣。
02
盲目強求,是一種無知。
總有人認為,別人能當富豪,自己也一定可以當富豪。
這種“別人可以如何如何,自己也能如何如何”的邏輯,其實是很可笑的。
試想,兩馬可以擁有上千億財富,難道普通人也能擁有上千億的財富?
說句不好聽的話,普通人能保住飯碗,不失業,就不錯了,哪能奢求過多呢?
肯定有人會說,我不服,我命由我不由天。
對于這些人,我只有一個評價,看小說和電影“魔怔”了,分不清楚虛幻和現實的界限。要被社會毒打一番,才有可能清醒。
有很多事,不是你想怎樣,它就能夠怎樣的。
賺錢,不是你想賺大錢,就能夠賺大錢的;當官,不是你想當大官,就能夠當大官的;養兒,不是你想望子成龍,就能夠望子成龍的。
03
過分偏執,不過是自我折磨。
強求的本質,就是偏執。而偏執的人,都會遭受“事與愿違”的落差。
就拿“養生”舉例子。
養生,明明需要順其自然,可總有人不樂意,非要吃一大堆的保健品。結果,病痛更多,甚至死得更快。
為什么?因為吃一大堆的保健品,就是將身體當成了“化學實驗皿”。本就有害。
其他的問題也是如此。順其自然,不再偏執,就能往正軌發展。而人為干預,過分偏執,基本都會偏離正軌。
古人早就說過:“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有些東西,本來就屬于你,那你自然而然就能擁有;有些東西,原本就不屬于你,哪怕你過分強求,也還是一無所得,甚至還有可能虧損。
就像賭博,不賭,你的存款還是你的。非要幻想一夜翻盤,賭了,就有可能輸光一切存款,甚至負債累累。
04
為人處世,當順勢而行。
歷史上的強者,都不是逆天而行的,而是“順勢”而行。
順,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智慧;勢,是一種對于“環境局勢”的把握。
邏輯很簡單,一加一,只能等于二,而不會等于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漢末年的王莽。王莽篡漢,確實牛逼。但是,他犯了一個大忌,那就是逆勢而行,妄想回歸周朝制度,還各種折騰。
王莽的結局是什么?逆勢而行到最后,身死族滅,就連頭顱,也被砍了下來,成為了漢室的收藏品。
可以這樣理解。一江春水向東流,你非要逆著走,那你不就被浪潮掀翻了嗎?
為人處世,當有大智慧,那就是“順勢”。
順著風浪行駛小船,朝發夕至。逆著風浪行駛小船,船毀人亡。
05
寫到最后
儒家認為,人要“順天命而用之”。
道家認為,人要“順其自然”。
佛家認為,人要“隨心隨性隨緣”。
你會發現,哪怕風格迥異的三家,在為人處世這件事上,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順勢而行”。
順天命,就是在順應規則;順其自然,就是按照大環境的情況做事;隨心隨緣,就是盡好本分,減少偏執,聽從天意。
這并非消極,而是積極。真正的積極主義,并不是人為干預,拔苗助長,而是春耕秋收,順其自然,方能長長久久。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