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組乒協會議合影,讓不少體育迷議論紛紛。
曾經熟悉的“劉國梁”并沒有出現在此時合影中,就連馬龍也站在最右邊。
難道說,這乒協又有大動作了?
劉國梁卸任的消息早在會議之前,就有所耳聞。
這也是他提前就為自己規劃好的“職業路線”,這些年他也經歷了不少。
從他剛剛升任總教練的那一年,就培養出了張繼科、馬龍這樣的乒壇王者。
然而就在賽后不久,劉國梁突然卸任總教練,讓馬龍、許昕幾個主力為了聲援教練直接退賽。
這件事當時在網上也鬧得沸沸揚揚。
一年后,他再次出現就已經是中國乒協主席,并帶著一系列改革措施強勢回歸。
也正是這一年,他促成中美休斯敦世乒賽,向“乒乓外交”50周年致敬。
2021年是他關鍵的一年,東京奧運會率隊斬獲4金3銀后,更是成為國際乒聯執行副主席,這對國乒來說是一件好事。
如今他更是成為高級顧問,精力都放在國際上,也為國乒“鋪路”。
他之所以這么選擇,也跟這兩年國乒現狀有關。
劉國梁帶著球隊這些年,該拿的冠軍也都拿了,也該需要年輕的血液來負責。
他的重心也放在國際事務上,在此之前,他又要管理國內,又要管理國外,別說累不累。
就這腦子也得連軸轉。
現在的他也更有精力和時間發揮他更大的用途。
說白了,劉國梁這屬于“退而不休”,他如今的位置也是為了讓國乒發展的更平穩。
畢竟如今的國乒多少眼睛盯著呢。
王勵勤能站在國乒管理層C位,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新上任的乒協主席,也能反映出劉國梁卸任后,乒協管理的平穩過渡。
劉國梁卸任后,國乒需要一個既熟悉競技體系又具備管理經驗的人來掌舵,而王勵勤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王勵勤退役后并未直接進入國家隊教練組,而是選擇從地方體育管理做起,逐步積累經驗。
在上海隊,幫助久久未拿到冠軍的上海隊連續三年奪冠。
不僅如此,他把樊振東從八一隊轉到上海隊,為上海隊增加了新鮮的血液。
他的手底下培養出不少好苗子,被國家隊收了的就有8人。
這些經歷讓他比單純的技術型教練更懂如何平衡競技成績與長遠發展,這也是他能夠接棒劉國梁的關鍵因素之一。
他能接替劉國梁,也因為他和劉國梁是“二王一馬”時代的隊友,兩人在運動員時期就共同征戰國際賽場,彼此熟悉對方的風格。
劉國梁擅長心理戰和臨場指揮,而王勵勤則以扎實的訓練體系和科學管理見長,兩人互補性強。
劉國梁在卸任前已為國乒布局AI訓練系統,王勵勤接任后也這一訓練系統將繼續延續。
王勵勤上任后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國乒在洛杉磯奧運會的競爭力,畢竟這次奧運會的兵乓球項目做了很大的調整。
這么一來為了應對比賽就需要更全面的準備的準備和訓練計劃,來適應新的規則。
王勵勤站在C位,不僅代表他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更意味著國乒從“劉國梁時代”向“系統化管理時代”的轉型。
他上任之后,延續了劉國梁之前的管理辦法也融入了自己的管理風格。
接下來的重要賽程,也將是“考驗”他的關鍵。
作為中國乒協歷史上首位以現役運動員身份當選副主席的傳奇選手,馬龍的站位看似低調,實則暗含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馬龍這次進入管理層,他自己還是運動員,直接打破了“退役后再從政”的慣例。
可見,管理層對馬龍賽場經驗+管理潛力的雙重認可。
盡管仍是現役球員,馬龍在之前的比賽中就開始承擔更多傳幫帶的責任。
在2024年WTT中國大滿貫決賽中,馬龍3-1領先卻被林詩棟逆轉,賽后他微笑離場,并公開稱贊這位19歲小將:
借鑒自己2016年里約奧運0-2落后鄭榮植時的逆轉經驗,馬龍幫助年輕球員建立好心態,鼓勵“球不落地,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
如今,他已經減少國際賽事,更多參與青訓選拔,重點考察向鵬、周啟豪等新生代球員,確保國乒梯隊建設不斷檔。
馬龍以“副主席”身份也是對王勵勤輔助,畢竟團隊作戰講究個配合。
對于馬龍,大家也做出了不少猜測。
中國乒乓球隊的每一次管理層更迭,都不僅僅是人事變動,更代表著這支“夢之隊”發展理念的傳承與革新。
王勵勤站C位、馬龍低調站位這一看似簡單的站位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王勵勤與馬龍的組合,恰好形成了完美的互補。
王勵勤代表著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思維,副主席馬龍更有實戰經驗和智慧。
兩種不同的配合,也能穩定國乒的隊伍管理和訓練,這種"管理+技術"的雙核驅動,正是中國乒乓球長盛不衰的秘訣所在。
國乒在國際賽場上雖然很強,但也面臨著種種變革,也正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新鮮血液的調整,才能讓國乒越來越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