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六代機項目曝光在媒體前,現在又有一個比較受大眾關注的目標出現了,那就是航空發動機。
在五代機還在大行其道的時候,各國就猜測六代機上使用的航發將是變循環發動機。
在當前中美已經曝光的信息中,貌似美國的變循環發動機進展要更快一點。其研發的變循環發動機——XA100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首次完成測試,并宣稱達成了所有測試目標。
美國XA100發動機
那么美國XA100變循環發動機的成功測試,是否說明中美兩國的航發技術進一步拉大了呢?它相較于目前我國現役最先進航發渦扇15來說,又有哪些優勢呢?
不能起決定性作用
其實美國航發技術領先中國很正常,畢竟美國在航發技術上早發展了這么多年,有更多的技術積累。
現在美國比中國先完成變循環發動機的測試,拉大中美航發技術差距也是正常情況。
XA100發動機進行技術測試
不過對于美國先搞定變循環發動機的測試,我們也不用太悲觀。
其一,美國的變循環發動機要想服役沒那么快。
當年美國給F-22戰機研發F119型航發,從第一次完成地面測試到第一臺量產發動機交付,前后花了8年時間。
現在美國這臺XA100發動機在第一次完成地面測試的時候,連軍方正式編號都沒有,更多的是技術驗證性質的產品。
也就是說,XA100變循環發動機相較于F-22在用的F119型航發,技術積累更薄,理論基礎更欠缺。這意味著XA100發動機的研發需要比F119更長的時間。
就算一切順利,XA100發動機的研發時間都不會短于F119型航發。更大的可能,是這款航發需要遠比F119發動機更長的研發時間。
我們就把XA100發動機的研發時間往短了算,算它只需要8年就能完成研發并服役。那么從其第一次在2021年3月完成測試,用8年完成研發后,也要最快到2029年才能開始交付。
如果考慮到正常的工程學發展,XA100能在2035年之前服役都算“燒高香”了。
所以美國的航發技術雖然對比中國有領先,但美國的優勢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美國的航發技術領先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其二,美國這臺XA100發動機的優勢,也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明顯。
根據GE公司自己的說法,XA100型航發相較于傳統的渦扇發動機,推力提高了10%,燃油效率提高了25%,散熱量增加60%。
相較于F119型發動機增加25%航程和10%的推力,有提升但是并沒有決定性的提升。
因此,在渦扇15這款略勝于F119的發動機面前,XA100在油耗、推力、高速性能方面或許還有優勢,但應該不大。
F119型航發
事實上變循環發動也并不是什么新東西。上世紀60年代服役的SR-71偵察機上,用的就是類似于變循環發動機的東西。
SR-71偵察機用的普惠J58發動機,在設計上是將第4級壓縮機后20%的氣流,通過“六根外管”直接送到加力燃燒室,算是比較早期的“變循環發動機”。
普惠J58發動機
之后美國又搞出了YF12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多采用了一套用核心機驅動的風扇,采用了“雙外涵結構”。
YF120發動機
再然后就是美國現在搞出來的XA100型航發。所以變循環發動機發展到今天,算是已經進入第三代了。
它是一款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發展的發動機技術路線,并不是一款在技術上獲得了革命性突破的新東西。
中國也在發展變循環發動機
其實對于變循環發動機,我國現在也有技術發展。
《中國科技獎勵》期刊早在2018年的一期,就發布了關于我國完成變循環發動機技術論證的報道。所以我國要想研發變循環發動機的話,其實也有技術基礎。
相關期刊截圖
按照當前我國的航空發展,我國未來服役六代機可能會先用和殲-20一樣的渦扇-15型航發,然后慢慢換新一代的航發,也就是變循環發動機。
事實上美國研發XA100型航發,最早的目的是“挽救”F-35戰機。
F-35戰機因為設計問題,在速度以及機動性方面的問題太大。所以美國希望用更先進的變循環發動機替換F-35身上的F135型航發,解決F-35機動性不足以及速度較低的問題。
美國最早是打算將XA100用到F-35身上
但正如我們上邊說的,XA100相較于傳統渦扇發動機在性能指標上并沒有革命性的提升,其提升的25%航程和10%推力救不了F-35戰機。
現在美國提出要研發六代機,美國六代機可能成為XA100航發的最大受益者。
美國六代機將成為XA100的最大受益者
但同時因為變循環發動機的技術基礎太薄弱,美國要研發變循環發動機需要很長時間。到時候美國也可能出現六代機比XA100先出來的情況,那美國六代機自然也只能先用F-22戰機用的航發,或者是F-35戰機用的航發。
“下一代發動機還有震爆發動機”
此外說到“下一代發動機”,其實也不只有變循環發動機,還有震爆發動機。而美國六代機——F-47戰機在宣布研發后,就有觀點認為F-47最終會采用震爆發動機。
相較于變循環發動機,震爆發動機能提供更大的推力,并且更能適應高空空氣稀薄的環境。
震爆發動機概念圖
而在震爆發動機領域,就是中國的發展比較快了。
在2022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就展示了斜震爆發動機的一體化概念機。之后國內不斷有相關技術專利被申請,比如說2025年4月,我國國內的清航空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就通過了“一種連續旋轉爆震發動機”技術專利。
所以當前中國在震爆發動機領域的技術基礎更牢固,發展更快。對中國來說,變循環發動機并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國六代機也可能先采用渦扇-15,然后升級成震爆發動機。
中國兩款六代機概念圖
并且震爆發動機還是一種“極端適應空氣稀薄條件的發動機”,這意味著裝備這種發動機的戰機有成為“空天一體機”的潛質。
當中國六代機裝備震爆發動機,有可能具備從地面上直接飛到亞軌道空間,以及“太空作戰”的能力。
信息來源:
【1】金融界·《清航空天取得連續旋轉爆震發動機專利》
【2】澎湃新聞·《中國航展|高超領域的“黑科技”:斜爆震發動機驚艷亮相》
【3】看航空·《F-47將采用爆震發動機?仍面臨重大挑戰》
【4】環球網·《美媒熱捧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美軍準將“潑冷水”:現有F-35不適用》
【5】航空動力期刊·《首臺XA100自適應循環發動機完成測試》
(https://www.aerospacepower.cn/article/113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