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韓國韓華航空航天公司在其最新宣傳片中對外表示,除KF-21 Block 3要采用國產發動機外。韓華公司還打算研制六代機及其配套航發,消息傳出來后引發廣泛關注。然而需要強調的是,不論是六代機,還是國產發動機,韓華公司要想在短期內搞定的話可謂困難重重。
一、 韓版六代機仍存疑
■韓國六代機采用了典型的無尾布局
根據韓華公司宣傳片中的概念圖來看,韓國六代機采用了典型的無尾布局,即將水平尾翼取消,轉而保留了兩個垂直尾翼,這與中美六代機所采用的飛翼布局可謂相差甚遠。再者是韓國六代機的前機身與主機翼過渡連接較為自然,與中航工業沈陽研制主抓研制的六代機頗為相似。至于無尾布局則具有減少飛機自重及阻力、翼面簡潔有利于隱身等優勢。但缺點在于其起降性能較差和中低空跨聲速機動性差,當然這也可以通過推力矢量技術來彌補。反觀飛翼布局在氣動效率及隱身性上,就足以碾壓無尾布局,所以韓華公司選擇上述設計的背后,很大概率是因為其無法攻克飛控方面的難題,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此外,在六代機的隱身、動力、武器、乃至一體化座艙蓋與光電瞄準系統等方面,韓華公司也都面臨著不少的技術挑戰,其難度之高絕非開發KF-21時那么簡單。因此對于韓華公司在六代機研制上的豪情壯志,我們先姑且打上一個問號。
二、 航發研制能力薄弱
■KF-21戰斗機采用的美制F414渦扇發動機
公開資料顯示,韓國在役飛機所使用的動力裝置均為國外發動機。例如F-15K戰斗機采用的美制F100渦扇發動機、T/FA-50戰斗/教練機采用的是美制F404渦扇發動機、KF-21戰斗機采用的美制F414渦扇發動機。同樣在直升機領域內也是這個情形,例如KHU-1通用直升機的動力裝置系美制T700渦軸發動機、LAH輕型武裝直升機的動力系法制阿赫耶渦軸發動機。于是為了擺脫這種局面,韓國已決定投資3.35萬億韓元,進而研制出一款推力達16000磅的國產渦扇發動機,以將其應用在KF-21 Block 3版本上。此外,韓華公司還打算在此基礎上研制出六代機使用的航發系統,堪稱是目標遠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航空發動機技術復雜、研發風險較高、投資經費巨大,且研制周期較長,更為關鍵的在于,韓國還存在從事航發研發工作人員較少、產業基礎與技術累積較為薄弱等弊端。因此對于韓國來講,要想在短期內依靠自身搞定兩款高性能發動機的話,可謂是難上加難,除非有他國提供技術援助,否則等同于癡人說夢。
三、結語
無論是航空發動機,還是六代機,對于目前的韓國軍工企業而言,要想通過自主研發來實現的話,可謂是難度頗大。畢竟韓國時至今日,都未能在五代機開發上取得建樹,諸如KF-21便是典型例證。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度苛責,可是上述領域絕不是光靠宣傳片或是概念圖就能實現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