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的大棋盤上,大國間的博弈從未停歇,但印度卻是一個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存在。
自2020年以來,印軍中的一些聲音可謂是驚掉了眾人的下巴,有印度軍官大放厥詞,聲稱一旦中國決定武統臺灣,印度就要趁機奪取西藏,甚至還妄圖將勢力伸向新疆。
對這一言論,讓人不禁想問,印度這是飄了,到底是誰給它的底氣公開叫板中國?
迷之自信
說起印度對中國領土的覬覦,那可真是由來已久,時間倒回到1910年代,當時印度還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
英國那些殖民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擅自劃定了中印邊境線,搞出了那個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企圖把中國西藏的藏南地區據為己有,除了藏南,他們還對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等虎視眈眈。
1947年,印度獲得了獨立,可國家獨立了思想沒獨立,也開始玩起了“擴張主義”的的把戲,對中國的領土依然賊心不死。
到了上世紀50年代,印度直接自吹自擂的侵占了中國的藏南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的部分地方,就這一下直接讓印度找不著北了,然后開始在中印邊境上各種折騰,小動作頻頻。
但印度這種肆意踐踏中國紅線的行為,最終引發了1962年的中印自衛反擊戰,在那場邊境戰爭中,中國軍隊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成功收復了阿克賽欽地區。
戰爭失敗后的印度,并沒有就此打消對中國領土的野心,再加上美國和印度走得很近,印度就感覺自己腰板硬了,更是一心想把藏南地區徹底變成自己的領土。
不過,由于藏南地區的情況復雜,西藏叛亂勢力也未解決,在當時中方收復藏南地區的事情不得不暫時告終。
關于這場戰爭,對中印雙方來說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印度第一次見識到中國解放軍的強大實力,而中國軍隊也發現印軍的實際戰斗力遠沒有他們自己吹噓的那么厲害。
實力懸殊
時間來到現在,中國的國力早已今非昔比,更是甩了印度不知道幾條街,但印度似乎并沒有認清這個現實,依然在做著不切實際的美夢。
但從軍事力量上說,中國空軍如今的裝備堪稱一流,各類戰機的數量也相當龐大,反觀印度,他們的戰機數量看似不少,但更多的是買進而且新型號也稀少,自主研發方面,那就更不用想了。
再看他們叫囂的臺海戰場,就拿東部戰區來說,其自身的實力已經足夠應對臺海戰場的各種情況,在4月舉行的“海峽雷霆-2025A”聯合演訓,充分展示了東部戰區強大的作戰能力。
而西部戰區,從一開始就肩負著嚴防邊境動亂的重任,尤其是對中印邊境的管控,一直都十分嚴格,所以,印度想趁中國西部戰區兵力空虛搞事情,注定是要落空的。
除了軍事力量的差距,中印邊境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也是印度難以逾越的障礙,中印邊境地區大多是高山險峻之地,氣候常年復雜多變,而中國在中印邊境占據了諸多制高點,印軍的一舉一動可以說都在全方位的監控下。
還有國際環境方面的因素,美國雖然一直想利用印度來壓制中國,但真到了邊境沖突升級的時候,以美國一貫利己的作風,他怎么可能出手,要是印度真的拎不清狀況,非要憑自己的力量貿然行動,那無疑是在自絕前路。
更何況,印度的背后還有個老對手巴基斯坦,一旦印度在邊境有所動作,巴基斯坦肯定不會坐視不管,所以,印度想趁中國武統臺灣時鋌而走險,完全就是癡人說夢。
結語
縱觀歷史,中國捍衛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從未改變,如今,中國的國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印度如果還想打中國領土的主意,那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比1962年更慘痛的教訓。
印度真該好好認清現實,不要再做這些不切實際的“白日夢”了。
信息來源
原文記載于觀察者網2023-4-24關于《劉宗義:印度以為遏制中國“好處占盡”,不知已成美西方“炮灰”》
原文記載于環球網2020-10-23關于《「深度」打“臺灣牌”,印度會走多遠?中國專家提針鋒相對“反制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