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白面書誏
編輯|白面書誏
01
對于黃梅瑩來說,她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或許就是和兒子劃清界限。
在拍攝《囧媽》之前,黃梅瑩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掌控有多令人窒息。
在她的意識里,她對兒子的關心是在彌補自己拍戲期間缺席的母愛。
黃梅瑩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住在花園別墅,有傭人伺候,有家庭教師培養她琴棋書畫,可以說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家千金。
13歲時,她有幸參與了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的拍攝,雖是擔任群眾演員,成為演員的種子卻在她心里種下了。
然而,還沒等到她實現夢想,家庭就遭遇了重大變故。
爺爺離世,父親被下放到農村,奶奶只能做清潔工作維持生計,母親因為巨大的精神壓力,患上了糖尿病和肺病,卻依然堅持刺繡補貼家用。
1970年,北京總政文工團赴上海招生,她毅然報名。
盡管在當時來說她家庭成分不好,但憑借出色的表現和獨特的氣質,得到了招生老師王翠年的青睞。
王老師力排眾議,破格錄取了她,這也成為了她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進入文工團后,她最初只是在做報幕員的工作,但她心中懷揣的演員的夢想一直沒有忘記,她也一直在默默努力。
直到1977年,導演李前寬親臨文工團挑選演員,一眼便看中她。
但歌舞團并不打算放行,還是李前寬從中積極斡旋,黃梅瑩這才正式加入八一電影制片廠,正式成為演員。
雖然她陸陸續續出演了不少的電影,演技也不錯,但演藝事業卻始終不溫不火。
直到1990年,她和張凱麗、李雪健合作了《渴望》。
她才真正一夜成名。
那個時候的她已經40歲了,可以說是大器晚成了。
后來,她的作品幾乎都是在飾演各種母親的角色,演遍了各種類型的母親。
《孔雀》、《新結婚時代》、《南下南下》、《山楂樹之戀》、《金枝玉葉》、《青年醫生》等等。
可惜的是,演了這么多次“母親”,在她兒子的眼里,她還是一個不會當母親的母親。
02
1981年,黃梅瑩和金鑫在片場相遇,隨后結了婚,1986年她的兒子金銘雁出生。
彼時,黃梅瑩的事業正在上升期,丈夫也很支持她的事業,經常主動留在家里照顧年幼的兒子。
所以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因為長期在外拍戲,她總是缺席兒子的重要時刻。
雖然父親經常安慰他,母親是因為工作才不能經常陪伴他,但他心里難免有怨氣。
后來,黃梅瑩有很多的時間回歸家庭后,她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虧欠,想要多陪陪他,但那個時候他們之間的隔閡已經難以消除了。
她長期養成的強勢性格和過度的管控欲,讓她總是想知道兒子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兒子去國外求學的時候,她每天早上都會準時給兒子打電話,擔心他上課會遲到;中午會打電話問他吃的什么、穿的暖不暖,和同學相處如何,叮囑他要照顧好自己。
這本是一個母親正常的關心,但是每天這樣事無巨細的詢問,可能每個人都會覺得有些反感吧。
兒子一開始還耐心的回應,時間一長,母親這種過度關心讓他感到束縛和厭煩,他覺得自己像是被監視了一樣,事事都要報備,他心里慢慢就有了抵觸情緒。
后來,兒子回國創業、成家,不僅忙于工作,還要照顧家庭,沒有時間像以前一樣對母親的詢問事事回應。
但黃梅瑩對兒子態度的轉變難以接受,她覺得兒子變了,不再依賴她了,不再愛她了。
她開始更加頻繁的給兒子打電話,詢問他生活的細節,想要找回曾經的親密感。
有一次,兒子外出應酬凌晨還沒有回家,她心急如焚,接連打了23個電話。
可這并沒有讓兒子感動,為了遠離她的控制,兒子提前三個月就告訴她,過年想去岳父家。
她當場摔了筷子,只因她精心為兒子準備了他最愛的八寶鴨。
那天,兒子第一次對她大聲吼叫:你能不能別把我當3歲小孩?
丈夫看著母子倆的關系越來越僵,多次勸說黃要放手,給兒子一些空間,可她哪里聽得進去。
她覺得,她是他的母親,有權利知道兒子的一切。
可她越這樣,兒子越想逃離,有時候都不接她的電話,她通過兒媳婦才知道兒子的消息。
那一刻,她才意識到,她和兒子之間的距離越遠,這讓她感到害怕、痛苦和迷茫。
2019年,徐崢帶著《囧媽》的劇本找到了她。
拿到劇本后,她僅僅看了幾頁,就被這個角色深深吸引住了,也讓她看到了自己和兒子相處過程中的種種問題。
她意識到,原來站在兒子的角度來看,自己這樣的母親是多么令人窒息!
當在片場說著“我這都是為你好”這句臺詞時,她渾身止不住的發抖,她無比深刻地意識到,這句話不就是自己經常和兒子說的嗎?
導演喊卡后,她躲在化妝間哭了整整半個小時。
她意識到,自己已然活成了孩子最討厭的模樣,她也意識到:
自己除了兒子,其實還可以擁有另一種人生。
那一刻,她決心做出改變。
03
她刪掉了手機里每天定時發送關心短信的提醒設置,不再每周風雨無阻地給兒子送飯,朋友圈里那些追問兒子生活細節的留言也徹底消失不見。
她開始走進書店,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她還報名參加書法班,一筆一劃地書寫著自己的心境。
跟著老伴金鑫練習八段錦,盡情享受悠閑愜意的時光。
老伴也鼓勵她說:你現在這樣挺好的,咱倆也該過好自己的老年生活了。
可說的容易,做起來真的艱難。
第一個春節,兒子給他發了條短信說:“媽,我們出去玩了,明年再聚。”
她心里很失落,但她還是咬著牙把眼淚憋了回去,回了一句:沒事。
那個時候,她突然意識到:真正的放手,就是你連生氣的資格都沒有。
或許兒子看到了她的改變,第二年清明節,兒子帶著妻兒突然回家,在她打開門的那一瞬間,兒子笑著說:媽,來看看您。
在飯桌上,她沒有像以前一樣嘮嘮叨叨的問東問西,只是默默地給孫子夾菜,讓他們慢慢吃。
兒子不太習慣的問她:“媽,你最近有點不太嘮叨了啊。”
她笑著反問道:“不習慣了?”
她突然覺得,這樣也挺好,她釋然了。
如今,兒子會主動和她分享生活的趣事,和她進行視頻通話。
比起之前的天天見面,現在她覺得和兒子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舒服。
她學習國畫、穿旗袍、參加慈善活動,不嘮叨兒子的這些年里,她過得也很充實。
如今對于兒子的回家,她更多的是享受這種天倫之樂,而不是期待。
過去,她覺得母親的愛是無微不至的牽掛,是嘮嘮叨叨的關心。
現在她明白:
真正的愛,是在孩子不需要你的時候,能夠優雅的轉身,體面的退出,過好自己的生活。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
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資料來源:
黃梅瑩——抖音百科
演員黃梅瑩,富家與苦難交織,40 年愛情成就巔峰人生——網易
黃梅瑩:與兒子劃清界限,做最正確的決定,不做絆腳石——搜狐
她17歲意外出道,與丈夫結婚38年恩愛依舊,兒子成就不輸父母——中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