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月亮
編輯/小魚
電視劇里的媽媽專業戶,演過慈母,也演過悍婦,如果不是拍攝《囧媽》,她應該特不會把自己和兒子的關系看的那么透徹。
從別人的角度審視自己,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回應,家庭關系需要維系,更需要有度。
黃梅瑩在重新審視自己之后,發現自己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就是和兒子劃清界限。
當她放手的那一刻,便不再是母子關系的絆腳石,收獲了別樣的驚喜。
這樣的愛讓人窒息
黃梅瑩有多愛自己的兒子,即使對方已經成家立業,還事無巨細的操持著他家里的一切。
這樣的愛真的讓人窒息,因為沒有邊界感的付出,會收獲反向的結果,甚至讓人想要逃離。
每周都要有聚餐的時間,美其名曰是怕兒子吃不好,實際是不想孩子脫離自己的管控。
這一次兒子又像往常一樣回家吃飯,黃梅瑩準備了一大桌子飯菜。
可是飯還沒開始吃,這位媽媽就生氣了,因為兒子回的太晚了。
即使對方打電話回來讓她先吃飯,但她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一定要等。
可是看著晚歸的兒子,又忍不住要向對方發脾氣,表示自己真的很難過。
她一邊又一邊的加熱飯菜,就怕涼了,兒子吃著不順口。
可是剛回到家的兒子面色陰沉,甚至滿嘴的斥責,問她為什么又做這么多菜。
這一刻黃梅瑩再也坐不住了,甚至覺得很委屈,她和兒子你一言我一語的吵了起來。
兒子金銘雁突然來了脾氣,呵斥母親不要什么都管自己,甚至看著一桌子菜也沒有了食欲。
拿起外套就向樓上走去,絲毫沒有給母親面子的想法。
黃梅瑩也覺得很生氣,大聲的回懟了一句,當兒子說出那句你煩不煩時,她的心真的很疼,這是自己最關心的一個人。
她坐在床上,翻看自己和兒子的聊天記錄,久久的不能入睡,不知道對方為什么那么不理解自己。
其實黃梅瑩和兒子的關系走到這一步,是早早的就有征兆,并非是突然出現的事故。
金銘雁從國外留學歸來之后,就有了自己的事業,成為了團隊負責人,事業很順利,同時也特別忙碌。
但是母親黃梅瑩似乎不愿意承認兒子長大了,總是沒完沒了的打去查崗電話,這讓兒子懊惱不已。
如果因為忙碌沒有接到,就會不停地打。
每天定時定點的打電話,根本就沒把兒子當成年人,即使是小孩整天被這么管著也會逆反,更何況是個大人。
金銘雁結婚之后,選擇搬出去住。
以為母親會收斂一些,但是這個媽媽似乎沒有這樣的想法,她的原則是,無論兒子在哪里,那都是自己的孩子。
查崗的電話已經每天不斷,這樣擁擠的愛,真讓兒子受不了,甚至覺得很窒息。
兒媳婦將一切看在眼里,雖然沒有明著指出婆婆的不是,但是心里確實有很多不滿意的情緒。
畢竟人家很多事情不方便說,但是眼神里有藏不住的不滿。
那時的黃梅瑩根本沒把對方的想法當回事,總覺得自己關心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需要經過別人同意。
在她心里兒子就是自己的,想怎么關心還不是應該的。
可是兒子的一句話,卻讓她如坐針氈,告訴她別總給自己打電話了,甚至直言不諱的說出他也有自己的生活。
金銘雁的語氣很冷淡,不給母親反駁的機會,而她第一次意識到,兒子是不喜歡自己那樣的。
那段時間黃梅瑩正忙著拍戲,以前回到家也要抽空給兒子做飯,現在完全不需要了。
她甚至連給自己做飯的興致都沒有了,忘記了家里的廚房已經幾天沒開過火了。
兒子甚至不給她打電話,也不回家,這讓黃梅瑩百感交集,她那時還沒意識到自身的一些問題。
拍戲理解了自己的人生
當時徐崢導演正在籌拍電影《囧媽》,于是找到了黃梅瑩。
起初的時候,她并不想接這個戲,總覺得自己的人生該有不一樣的審視,因為在導演描述的時候,她覺得不討喜。
耐不住導演組的軟磨硬泡,她還是決定看看劇本,盧小花是個什么樣角色,應該只有黃梅瑩最懂。
這個角色最擅長的就是控制兒子,仿佛一切都是為兒子好,卻讓孩子感覺到窒息。
黃梅瑩在揣摩這個角色的時候,很多時候都覺得是在本色出演,就像她對兒子的管束一樣。
甚至不用背臺詞,就能將整段戲完美的演繹出來。
那些抱怨和責備,不正是自己以前最擅長的事嗎。
回到酒店的她,忍不住回憶角色,她終于學會了審視自己,這不就和自己對兒子的愛一樣嗎。
她甚至很多時候是在逼迫兒子和自己親近,要求對方按時回家,要陪自己吃飯。
可是她卻忘記了那個男孩已經有了自己的世界。
以前兒子依賴自己,是因為需要依附于母親和家庭。
可是成年之后的孩子,有了見識世界的機會,也想獨自遠行,或是帶上他們覺得重視的人。
到那個時候,父母是唯一,但不是全部。
只是這場疏遠的親情,是對子女的放逐,更是讓他們走好自己生活的關鍵步驟。
那一夜黃梅瑩睡不著覺,這是她第一次如此細致的審視自己和兒子的關系。
她做了一個決定,給兒子發送了一條只有八個字的短信。
這一次金銘雁回復了她,只是幾個字,卻回復的及時。
這一刻黃梅瑩忍不住淚流滿面,她似乎意識到兒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其實就是和原生家庭的分離,這場必修課誰也不能錯過。
黃梅瑩是個有主見的人,但是她在處理和兒子的關系時候,早就慌亂了。
她一直努力維系的畫面,只有她一個人是感覺滿足且幸福的,兒子對于這樣的關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幸福。
而且這么久沒聯系了,孩子甚至沒有問她過得怎么樣,原來只有她一個人沒想明白,兒子早已經習慣了沒有自己的生活。
她一個人站在陽臺上,看著下面的風景,孩子們在庭院里玩耍,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可以放手了。
黃梅瑩意識到自己改變的時候到了,她還是壓制自己的情緒,不再每天給兒子打電話,因為這是自己選擇的人生,無論如何都要選擇走完。
孩子的生活里少了自己的參與,不一定是沒有了顏色,只不過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新的樂趣。
為自己而活
不再為兒子做那么多事,意識一旦發生轉變,就可能收獲不一樣的結果,亦或是欣喜的結局。
她給自己報了一個書法班,每天練練字,還能凝神靜氣。
看到妻子的改變,其實丈夫金鑫很是欣慰,他在一旁勸慰妻子,是時候過兩個人的小日子了。
黃梅瑩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最通透的是自己的枕邊人。
那一夜,她就像想開了一樣,不再盯著手機等兒子的信息,而是早早的睡著了。
原來放下才是人生的必修課,無論到了什么年紀,都需要這個過程。
其實金鑫早早的就選擇不過問兒子的生活,沒事的時候就去公園跳操舞劍。
看著妻子一味的付出,他也曾勸慰過,雙方都該有自己的生活。
放下后的黃梅瑩覺得也要想老伴一樣,他們一起去公園,和同齡人閑話家常。
當大家圍坐在一起炫耀各自的孫子孫女時,黃梅瑩才意識到自己很久沒有和孫子照相了,自己依舊很充實,她也知道對方過得很好。
黃梅瑩很想孩子,又擔心自己的打擾,會給人家帶來不便。
原來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只是自己有時不愿意邁出那一步。
她還是主動給兒子發了信息,依舊很簡短。
她很意外的兒子反應,沒有埋怨,甚至主動帶著孫子回來吃飯。
這一次黃梅瑩不再說那么多,兒子也意識到了她的改變,主動的向她示好。
孫子因為很久沒有見到奶奶,也顯得格外親近。
連之前疏離她的兒媳,現在也不似過去那般。
這是黃梅瑩做出那些決定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溫暖。
她也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個母親,不止要看的緊,放手也是守護親情的一種方式。
黃梅瑩的改變,離不開老伴的勸慰,也是因為這些,她收獲了更高質量的親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