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戰爭年代,除了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士,后方的醫務工作者同樣為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救活了千萬條鮮活的生命,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共和國的功勞簿上,比如說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他叫殷希彭,曾擔任白求恩衛生學校校長,殷希彭有哪些傳奇的經歷呢?
1900年,殷希彭出生在河北安國市一個破落的地主家庭,殷希彭從小刻苦讀書,以優異成績考入保定河北省立醫學院學習,畢業后留校任教,1928年,殷希彭獲得公費留學日本的資格,獲得日本東京慶應大學病理學博士學位,于1931年回到國內,在河北省立醫學院任病理學主任教授。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由于國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華北地區很快淪陷,殷希彭對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非常失望,拒絕南撤的命令,帶著全家老小回到老家安國縣小營村躲避,后來殷希彭又兩次拒絕出任偽職,堅決不為日本人效力。
當時的殷希彭過著隱士一般的生活,但他心中仍有一顆愛國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殷希彭發現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才是真正抗日救國的隊伍,聽到18歲的長子殷子剛要報名參加八路軍,殷希彭表示支持:
“當八路抗日救國,我不阻攔你。每個中國人都有救國的責任,你雖然只是十幾歲的孩子,有這個志氣我很高興,不然留在家里,還不是當亡國奴!我也不能留在家里當亡國奴?!?/p>
1938年9月,新任冀中軍區衛生部部長張珍上門動員殷希彭參加八路軍,此時殷希彭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12歲的次子和5歲的幼子,還有寡居的嫂子等人,一大家子都要他來照顧,然而面對家國危難,殷希彭還是選擇告別家人,奔赴了敵后戰場,來到冀中軍區衛生部報到,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
當時冀中軍區的醫院被敵人在“掃蕩”中破壞,急需組建一所衛生學校,在聶榮臻司令員的支持下,殷希彭與白求恩、江一真等人一起組建衛生學校,殷希彭擔任學校的教務長,白求恩犧牲后,這所學校改名為白求恩衛生學校,殷希彭先后擔任副校長和校長的職務,不僅為抗戰前線培養了大批急需的醫務人員,也為新中國軍事醫學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殷希彭在衛生戰線為革命工作的同時,他的家庭也為抗日救國作出了重大犧牲,殷希彭的長子殷子剛,1943年在突襲陽泉火車站的戰斗中為國捐軀,半年后,殷希彭的次子殷子毅在神仙山“反掃蕩”戰斗中壯烈犧牲,半年內連喪二子,殷希彭肝腸寸斷,但他依然強忍悲痛,繼續為革命事業奮戰。
1942年,殷希彭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解放后,殷希彭調任華北軍區衛生部部長兼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1954年,第一軍醫大學與長春第三軍醫大學合并為第一軍醫大學,殷希彭被任命為校長,在第二年的授銜中,殷希彭被授予少將軍銜,躋身開國將軍之列。
1958年,殷希彭調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1963年升任為院長,1966年,殷希彭出任總后勤部衛生部副部長,在接下來的十年運動期間,由于長期辛勞工作所致,殷希彭心力交瘁,一病不起,于1974年12月病逝,享年74歲。
殷希彭去世后被追認為烈士,老首長聶榮臻出席了他的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