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一個不妙的信號正在浮現!
美國當地時間5月2日,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公開指責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導致加州旅游業和貿易遭受重創,直接與間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
他強調加州始終是中國的“穩定貿易伙伴”,并向所有貿易伙伴“敞開大門”,因為全球貿易的本質是“相互依存”而非零和博弈。
作為全美經濟實力最強、且首個因關稅問題起訴聯邦政府的州,加州的這番表態絕非孤立事件,其背后折射出美國聯邦制深層結構的暗流涌動。
美國的州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許多人對“州”的概念存在認知偏差,習慣將美國的“state”等同于我國的“省”。
這種誤解類似于與英國人爭論蛙島問題時高喊“支持蘇格蘭獨立”——須知英國本就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此類口號對非英格蘭居民而言如同拳頭打在棉花上。
真正能讓英格蘭人感到刺痛的是“支持康沃爾獨立”,因為康沃爾郡作為英格蘭西南角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其獨立主張直擊英格蘭本土的敏感神經。
這是一種種精準打擊!為何這么說?
我們得明白,在這事背后,其實存在著一個認知上的誤區:自從秦以來,我們一直是個大一統的國家,一直是中央集權制國家;但英國、美國這些盎撒國家,歷史傳統就是聯邦形式的,在相關問題上,大家感覺上很不一樣。
美國的聯邦制,其實也不斷在變化的。
怎么說呢?
美國的州權演變歷經三大階段。
建國初期至南北戰爭相當于我們的“周天子時代”,各州近乎獨立王國,總統僅掌控國防與外交權,正如春秋諸侯自封為王。
南北戰爭至大蕭條時期進入“藩鎮割據時代”,聯邦政府雖剝奪了各州脫離聯邦的合法性,卻未能完全壓制地方勢力,恰似唐朝藩鎮與中央的微妙制衡。
1929年經濟危機催生出“半行省時代”,聯邦政府為應對危機大幅收權,但各州仍保留著超乎想象的自治空間——
它們不僅能在墮胎權等重大社會議題上自行立法,更擁有名為“國民警衛隊”的合法武裝力量。
去年8月,加州國民警衛隊特意更換作戰服彰顯“非聯邦屬性”;更早前得州為封鎖邊境與聯邦政府武裝對峙時,共和黨各州甚至調遣坦克馳援,這些事實揭示著州權從未真正屈服于中央。
紐森此次炮轟關稅政策,實質是州權擴張的冰山一角。
表面看是經濟訴求,深層則是權力博弈:當聯邦政策嚴重損害地方利益,蟄伏的自治意識必然抬頭。
從南北戰爭后州權持續萎縮的軌跡來看,當前動向確實存在“開倒車”傾向——部分州試圖借民怨退守“藩鎮割據”乃至“周天子”時代的權力格局。
但這種歷史倒車絕非易事,美國州權雖在加強,要突破現有聯邦框架仍需經歷漫長博弈。
特朗普關稅戰引發的經濟亂象,恰似催化劑加速了這種離心趨勢,使得州與聯邦的對抗從政策分歧升級為制度危機。
必須清醒認識到,聯邦制既是美國強大的制度基石,也是其內在脆弱性的根源。
各州手握立法權與武裝力量的特殊架構,使得“USA分裂為USB、USC”具備理論可能,但現實操作中仍需跨越兩道天塹:首先是重回南北戰爭前“州權至上”的治理模式,其次是突破現行憲法對聯邦統一的底線保障。
當前各州與中央的摩擦雖未達質變臨界點,卻已暴露出聯邦制在全球化時代的適應性危機——當加州高調宣稱“對華貿易大門敞開”時,本質上是在用地方利益挑戰聯邦外交權威,這種撕裂若持續擴大,終將動搖美利堅合眾國的根基。
對于這個依靠制度彈性稱霸世界的國家而言,州權與聯邦權的拉鋸戰,或許比任何外部對手都更具威脅。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