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看過刑偵劇中這樣的師徒互懟了。
老刑警魏哥(何冰飾)正對三徒弟布置任務,“圍繞案發現場方圓五公里,接著走?!?/p>
年輕的劉子明(歐豪飾)回他:前段時間不都走過了嘛。
“死者身份出來了能一樣嘛。有沒有人見過他,有沒有人認識他,去河邊之前去哪兒了?”
另一徒弟靈機一動:都走遍了,挨家挨戶我們都有記錄。
魏哥一聽,“都走遍了?”
行,開始下套:希望小區去了嗎?二棟三單元去了嗎?三單元102去了嗎?
徒弟開始腦洞大開模式:“去了。敲很久門那家記得吧。寡婦帶一孩子,30多歲一孩子?!?/p>
魏哥聽完直接進入暴揍模式:你還學會編詞了你。跟誰學的呀?
徒弟顫顫巍?。涸趺戳耍俊澳阏f怎么了?我說那地址是我爸我媽他們家?!?/p>
演砸了吧。
以上場景,出自今晚央視八套開播的《刑警的日子》。
每部劇,都有它的氣質。
不過這兩年,國劇,尤其是國產刑偵劇氣質,都太相似了。
就說最近幾部《漂白》《烏云之上》《借命而生》,雖然不乏好劇,但基本全是大尺度開局,凌厲影像黑乎乎的濾鏡,總之,電影感。
不是說不好,但很難找到一部劇,氣質能與當下國產刑偵劇的氣場區別開來。
要我說,近5年里,氣質最獨特的刑偵劇只有一部《我是刑警》,主打一個硬核刑偵。
但今晚央視這部25集刑偵大劇,又用獨特的氣質吸引了我。
高群書導演,歐豪、張佳寧、何冰、王佳佳領銜。
題材,一線刑警實況全景劇。
故事,既有大案的驚險,也有刑警的成長和生活的喜感。
25集,穿插了十幾個刑事案件。
放出3集,一口氣刷完,可以確定,它就是今年目前為止,氣質最獨特的國產刑偵劇。
能火?首播收視全國第一。
刑偵劇好久沒上過硬菜,這部真能打破對“大尺度刑偵劇”的印象?
趁熱乎勁,這就帶大家看一看,這刑警的日子,到底怎么個事。
01、故事:硬核刑案,開場三集兩命,節奏夠快,讓人欲罷不能
眾所周知,一部刑偵劇好不好看,案子至關重要。
《刑警的日子》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沒有故弄玄虛,一上來就切入主題。
兩個案件,令觀眾快速入戲。
第一個:50歲站街女遇害案。
故事開場, 魏哥帶劉子明出警,一老式平房里,一50歲獨居女子倒斃在自己的床上。
劉子明迅速完成初步分析:頭南腳北,側臥姿勢,床鋪凌亂,可能打斗過。
可鄰居言辭閃爍中,卻透露重大隱情,昨晚聽到什么聲音了嗎?“聽到,干那種事情的聲音?!?/p>
站街女?
殺機背后,藏著怎樣的真相?
第二個:富二代身中15刀河邊倒斃案。
才第二集,又一個案子。
一年輕男子倒斃在田間,被捅15刀,已經面目模糊。
加上現場被破壞地一塌糊涂,錢包證件全都沒有,無法確定身份。
這怎么查?
懸疑不是這部劇的關鍵,絲絲入扣的推理進程才是重點。
劉子明很快發現了死者的限量版鞋,只要能找到銷售渠道,或許能查到死者身份。
可案件分析到這,線索又斷了。劉子明能破案嗎?
隨著兩大案件曝光,全劇開場的三大懸疑點也漸漸拉開帷幕。
懸疑一:50歲站街女為何被害?
50歲女子被害案,破局關鍵在于,透過女子的隱藏身份,順藤摸瓜。
女子如果真是站街女,死在自己家里,是否是在接客過程中,被嫖客所殺?
一個50多歲農民工進入警方視野。
抓回來一審,都撂了:嫖資糾紛,為了五塊錢,男子隨手操起水果刀,將女子捅死當場。
那么水果刀就成為定案關鍵。
可男子說自己把水果刀丟入laji堆,走多久丟的?全說不知道。
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在偌大的laji處理廠,把水果刀翻出來。
能找到嗎?兇手為什么殺人?
懸疑二:富二代身中15刀是否有隱情?
相比站街女被害案,富二代遇害案線索更少,下手也更兇殘。
案件中一個細節引起了警察注意,死者致命傷在胸口,但下半身也被扎,會不會是情殺?
從兇器排查,可劉子明把方圓五公里laji桶和下水道翻遍了,也找不到線索。
而隨著調查深入,男子身中15刀也有了另一種思路:或許不是一個人扎了他15刀,而是一伙人一人來幾刀?
由此,一個沈福小團伙被引出來。
不等了,魏哥親自帶隊,抓人。
可一名小弟把罪責攬上身,如何讓他開口?
最后兇手行兇的理由,竟如此匪夷所思?
懸疑三:魏哥怎么把劉子明帶出來?
從劇情來看,故事剛開場,劉子明真是不怎么樣。
面對復雜案情,坐那兒瞎琢磨。師傅晚上帶他出外勤,嫌遠。“那行,您好好休息,睡個自然醒?!?/p>
最糟糕的,是差點抓錯人。
因為發現一個作案地點附近電話線被剪,劉子明懷疑是犯案那伙人干的。
行,那去蹲點吧。結果看見一年輕人剪電話線,劉子明直接沖出來把人給按了,接著就要24小時審訊。
可被抓的小伙哭求警察讓他回趟家,說不然來不及。
魏哥親自把人送回去,原來小伙母親漸凍癥,幾個小時就得吸回痰。
可他剪電話線干嘛呀?原來小伙見不得別人打電話高興,人是不太正常,可他確實沒有做案時間。
看來,劉子明這刑警的路,還很漫長。
4集兩案,怎么破的?目前還很青澀的劉子明,如何在歲月中一步步成長為刑警隊長?
隨著這怨種師徒的故事繼續,這些懸念的真相會慢慢揭開。
02、觀感:案件真,查案真,這央視刑偵劇的味道真不一樣
看完3集后,發現相較于近期熱播的刑偵劇,《刑警的日子》的觀感,的確不同。
你要問我觀感如何,我會直接用1個字形容,真!
其一,案件真
劇集是干練的劇情節奏,一上來就是4集兩案,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從發現案件,引出線索,再到一路追查,一氣呵成,影視風格夠硬。
但與近期刑偵劇主打奇案,詭案相比,本劇中的案件,卻有極強的寫實感,仿佛就發生在觀眾身邊,沒有了以前刑偵劇那般的獵奇血腥。
但在犧牲尺度之余,它其實又換來了一幅生動又唏噓的浮世繪。
劇中男子,被工頭羞辱找站街女發泄,只為五塊錢就殺人,面對刑警他說的是:別人羞辱自己也就算了,可她是個站街女。
而沈福殺人的理由更加離奇:僅僅因為富二代調侃了一句過去他帶他們喝的都是假酒,就命令所有手下一人捅他幾刀。
這樣現實感強烈的案件,看起來真讓人五味雜陳。
其二,查案真
案件真實,劇中警方查案的手法,同樣真實。
沒有神探推理,沒有速寫師開金手指,有的只是實實在在的傳統排查,翻laji堆,查下水道,找laji廠,不搞花花腸子,大量的傳統刑偵技法一一展現,就突出一個真實、硬氣。
其三,角色真
劇中除了緊張刺激的破案過程,還深度刻畫了刑警們的生活百態。
和許多刑偵劇中苦大仇深,要么命途崎嶇坎坷的男主不同,這部劇的刑警,都像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何冰演的魏哥和歐豪的劉子明日常拌嘴,停個車都能上演一場即興相聲。
有這樣的角色,才有“上班辦案子,下班過日子”的人生AB面。
03、演員:全員熟臉,歐豪楞,何冰逗,好演員演的都是細節
要不說,高群書會挑演員。
當年他的《命案十三宗》,就注重案件細節與人物刻畫。
這次出手,演員依然不需要有多高流量,主打一個合適。
先說主演,何冰。
看何冰演戲有個辦法,看他說的是不是京片子。
不是京片子的戲,比如《大宋提刑官》,那表演風格就朝著嚴肅去。
如果是京片子,就像《情滿四合院》這樣的,那保準是生動鮮活的小人物,表演風格,透著一股喜慶。
這次飾演的魏哥,一開口,京片兒,那角色的喜感沒跑了。
一方面,對幾個徒弟,該懟則懟,該寵就寵————“你說什么時候,叫食堂給咱弄點宵夜,疙瘩湯也行啊。”
“等我當了局長,給你單開一飯館,炒幾個熱菜,來點啤的,疙瘩湯哪到哪啊。”
瞧劉子明笑的,一副不太聰明的樣子。
另一方面,他身上有種藏不住的刑警本色。
哪怕衣著樸素,一身便裝,可當他瞅著案發現場,陷入沉思,那種獨特的氣場,壓都壓不住。
一個因行事專業而魅力十足的刑警大叔就刻畫了出來。
一頭是刑警的霸氣,一頭是帶怨種徒弟的貧嘴,氣質轉換無比絲滑。
要么說,老戲骨呢。
再看歐豪。
講真,歐豪今年是真忙。
《北上》沒播完多久,光是五月,大熒幕上《獵金游戲》里他拜劉德華為師搞金融資本修羅場;小熒幕里又化身菜鳥,跟著何冰演的師傅翻laji場。
脫掉西裝,歐豪身上自帶一層英氣和干凈。
表情里滿是愣頭青似的熱血,但在查案上,他是真拼真上,在laji場找到證物那一刻的朝天嘶吼,那種凌厲的霸氣,是藏不住的。
歐豪也沒打算藏住。
種種表現,就讓劉子明有了敢愛敢恨的直球性情,觀眾緣自此而來。
可以說,何冰和歐豪的老少配,是《刑警的日子》最大的看點,一看這師徒斗嘴我就合不攏嘴。
除了這兩位主演外,這部劇的其他演員,也可以說是天團級別的。
比如王佳佳此次則飾演的男主姐姐劉子晴,一身爽利勁,天天勸和歐豪劉佩琦兩父子。
塑造過無數經典角色的劉佩琦,這次出演歐豪的怨種老爹,上班被師傅懟,下班被老爹說逆子,這日子過的,帶勁。
張佳寧飾演的方婷婷則是第一次見面就直球出擊,直接把電話號碼寫給劉子明,果斷彌補兩人在《黑白禁區》里的遺憾。
還有接下來陸續登場的艾麗婭、潘斌龍、趙子琪、沙寶亮、曹炳琨、羅海瓊、黃覺,基本每個單元案件都有熟臉。
可以說,《刑警的日子》這群實力派一碰,戲味可不就出來了。
04、破局:求真、務實、戲味濃郁,5月就看它了!
最近的刑偵劇一部接一部,《刑警的日子》能被央視黃金檔選中,絕對有點東西。
刷完3集,我也終于搞懂了劇集讓觀眾深陷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風格求真,味道解膩。
看多了大尺度懸疑刑偵劇,再看《刑警的日子》,就像連著吃了幾個月的火鍋,終于能吃頓爽口白粥小菜,解膩。
《刑警的日子》整部劇,節奏迅猛,剪輯流暢,一氣呵成。
但整部劇都看不到詭案,奇案,刑警靠的是走訪、排查、蹲守破案,懸疑感被淡化了,推理的鏈條卻環環相扣,取證過程也十分硬核。
案件本身不詭不奇,作案者為情、為欲、為利,相比過往的刑偵劇,這部劇中的案件才是最真實的:生活中為一件小事,就能殺人。
整部劇真實,粗糲,緊湊,就憑這些,就堪稱得上國產刑偵劇中少有的質感。
其次,是刑警生活,喜感十足。
能看出,整部劇是雙線并行,案子偵破時的驚心動魄與日常生活的細水長流,交織出一個個詼諧的名場面。
許多情節,也讓人想起《重案六組》對刑警的刻畫。
比如何冰演的魏哥,專業敬業沒得說,但和那些偉光正的警察形象不一樣。
小徒弟挨訓心里難受,他一個動作順利幫他解壓。
劇集沒有把刑警當神塑造,而是用展現“人”的日常,去塑造一群鮮活的刑警形象。
最后,是傳統類型與獨特氣質的結合,創新十足。
刑偵劇觀眾見多了。許多大尺度劇已然養成觀眾刁鉆胃口的當下,《刑警的日子》這種平實風,自然讓不少觀眾會覺得案件過于“平鋪直敘”。
但真實世界的案件破案過程,相比起動不動就配一段柯南bgm,可能就真的只是樸實無華。
整部劇就這么劇情不冗余,故事不注水,人物干凈利落,絲毫不拖沓。
這種糅合刑偵劇類型爽感與平實氣質的作品,或許能給國產刑偵帶來新的詮釋。
去年《我是刑警》能火,本身就證明,大尺度未必是刑偵劇的硬通貨,藏在這些生活流,寫實派的表象下,對劇作真正用心的打磨才是。
要真能拍出刑警的日子,自然能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