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間,電視劇《刑警的日子》在央八上星,兩集首播。基于目前的兩集內(nèi)容來看,我認為,這部電視劇是質(zhì)量很高的作品,高群書導演的第二春來了。當然,劇作當中師徒二人插科打諢的橋段處理方式,會成為一把雙刃劍。但這并不影響該劇寫實,并不影響它有著非常不錯的核心質(zhì)感。
其實,說這部電視劇兩集封神,還是表揚小了。我認為,電視劇《刑警的日子》是用了一集零12分鐘的劇情,讓自己進入封神狀態(tài)。說白了,便是,第一個案情,就可以封神了。首先,是這個查案的過程,很寫實,沒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尤其是沒有那么多的懸疑啊、反轉(zhuǎn)啊之類的。現(xiàn)實當中,絕大多數(shù)的刑偵案件,就是這個樣子的,就是一群刑警,在垃圾堆當中找兇器。
繼而,案情調(diào)查清楚之后,觀眾們發(fā)現(xiàn),它真的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就是一次“臨時起意”的殺人。犯罪分子因為被包工頭呵斥了,所以,找失足婦女發(fā)泄,失足婦女呵斥了犯罪分子,這個犯罪分子猛然怒起,就那么把失足婦女給殺害了。這個犯罪過程簡單不?簡單。但是,這真的就是現(xiàn)實當中的犯罪。當下,也就高群書敢拍這么簡單的案子。
同時,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這個案子結(jié)束了,但這個案子留給了觀眾們很多感慨,尤其是基于被害者那邊的感慨。還是那句話,這樣的案子,也就高群書這種有良心的導演會拍攝。被害的女性,獨自養(yǎng)活兩個兒女長大,這位大姐已經(jīng)五十多了,還需要從事失足行業(yè),每一次,是25元。這本身便是“悲慘世界”的一部分。這樣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到觀眾面前之后,會拷問觀眾的良知。
一句題外話,高群書是真有生活,他拍攝出來的新千年前后,連失足婦女的費用,都那么寫實。我們河北走出來的導演,確實是生活在市井當中的。25元這個梗,讓我感覺,高群書導演和普通人一樣,就是天天在大街小巷上溜達的,沒有離開人民群眾。影視劇工作者們,都需要大街小巷溜達,需要在人民群眾中間才行,不能各種生活白癡與外行。
基于第一個案情,這部《刑警的日子》就可以封神了。這種寫實,是對于刑偵犯罪最大的人文審視了。當然,對于該劇當中,師徒二人的插科打諢,也可以仁者見仁。肯定會有部分觀眾覺得,這種插科打諢走喜劇路線的方式,讓一部嚴肅的刑偵劇顯得不夠嚴肅了,是導演故意求輕松。
我有不同的看法。可能,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很多刑偵人員,就是這種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咱們以往的刑偵劇當中,塑造這些刑偵人員,都是一臉嚴肅的,一臉正氣的,不像有生活溫度的人。而在高群書的《刑警的日子》當中,這些刑偵人員,也有人的味道了,像一個正常人了,有喜怒哀樂了。尤其是師徒二人把同事的新摩托車給摔了,同事追出來喊“你大爺?shù)摹保ê孟袷沁@樣的劇情),這是非常寫實的,把角色當作人來演了。
為什么說這部《刑警的日子》是高群書導演的第二春呢?其實,高群書的導演風格一直沒有變化過,只是這些年,市場的風格一直在變化罷了。新千年前后,市場上需要那些寫實類的刑偵劇,越是寫實,越是有人看。當時,高群書導演趕上了第一波紅利。他也發(fā)家致富奔小康,離開石家莊,上北京過日子去了。
但是,稍后的中國影視劇市場當中,寫實的刑偵劇沒市場了,大家需要離奇的、曲折的刑偵內(nèi)容,需要大場面了,需要懸疑推理了等等。技術(shù)流打敗了寫實流。這個時候,高群書的風格就顯得與市場需求格格不入了。一下子,高群書成了一個五十歲的失足婦女,只能賣25元了。
然而,市場的審美風格,這兩年,又回歸了。觀眾們看多了技術(shù)流之后,猛然覺得,還是當年的寫實流厲害,一下子,大家又開始喜歡那些寫實類的刑偵劇了。高群書導演在這個時候拿出了《刑警的日子》。其實,這部電視劇還是被《我是刑警》等作品捷足先登了。高群書的《刑警的日子》好像有不能出現(xiàn)的演員,換臉了。這部戲,要是先播,效果肯定不輸《我是刑警》。兩部戲,都是寫實流。
雖然后播,但高群書的這部《刑警的日子》依舊是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我這么夸獎高群書,也并非僅僅是因為他是河北導演,是石家莊的驕傲,主要還是基于作品。(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