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回顧
假期最后一天小雨相伴,截至下午16時雨量統計顯示,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崇明、寶山、嘉定雨勢更明顯。陰雨打壓涼意盡顯,市區徐家匯站最低氣溫16.8℃,最高氣溫止步19.2℃。
明日天氣
節后首個工作日晴到多云為主,陽光準時復工。需要注意的是,今天下半夜到明天早晨大部郊區有霧,早間出行注意道路交通安全。氣溫起步跟今天相當,在17℃附近,預計最高氣溫可達28℃。西北風3-4級,明天上午起風力加大至4-5級陣風6級,沿江沿海地區5級陣風6-7級,相對濕度95%-30%。風大加上晝夜溫差明顯,早晚還是有些涼,早出晚歸不能穿的太單薄。
天氣趨勢
周三延續多云的天氣,大家可以趁著這兩天抓緊做些洗曬的工作,周四周五又將會出現一次比較明顯的降水過程。風雨影響下,最高氣溫將會回落至23℃附近。周六后期多云天氣回歸,周日最高氣溫再度回升至28℃。
立夏養生進行時
立夏之后,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至、雷雨增多,農作物也迎來了生長旺季。在江南地區,雨季隨之而來,人們將置身于相對濕熱的環境中。老西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袁莉妮介紹,人體經過春天的調養變得慵懶,一時難以適應夏季的高溫,心煩、心情郁悶等情況較為常見,因此提前做好立夏養生至關重要。
養陽養心,開啟夏季養生序章
民間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心為“陽中之陽”,與夏季之氣相通,所以夏季養陽關鍵在于“養心”。立夏作為夏季的開端,正是養陽的好時機,而且“暑易傷心”,養心就顯得尤為重要。袁莉妮醫師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要把握適宜的運動量,避免過度勞累。同時,要注意補充瘦肉以及富含維生素等有益食物,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此外,夏季還應注重調節心情,保持內心平靜,做到神清氣和、心情舒暢,切忌大喜大悲,讓氣機宣暢,從而避免因傷心、傷身、傷神而引發疾病。
蔥姜相伴,茶飲助力健康一夏
立夏之后,不妨多吃姜蔥來養陽。姜性溫,屬于陽性食物,在酷暑時節,適量食用姜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癥狀,還能開胃健脾、增進食欲,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蔥的藥用價值與生姜相似,具有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夏季也是喝粥的好時節,米粥具有生津止渴、滋陰的功效,能夠補充人體一天中因出汗等丟失的水分。綠豆百合湯也是夏季常見的解暑飲品,具有清熱解暑、清心安神的作用,是夏日里的清涼佳品。
通風午睡,為生活工作蓄能
立夏后,氣溫上升,雨水增多,室內變得悶熱潮濕,細菌病毒極易滋生。因此,要記得按時開窗透氣,天氣晴朗時適當晾曬衣被,防止細菌病毒感染。在作息方面,立夏之后宜晚睡早起,并堅持午睡。隨著白晝時間拉長,人體精力有限,加之夏季身體更易疲乏,養成每天午睡的好習慣十分必要,能為一天的良好生活與工作儲備精力。而午時11:00 - 13:00,是手少陰心經運行時間,將午睡安排在這個時間段更為適宜。
飲食清苦,防治疰夏有妙招
夏季飲食宜清淡,以清心降火、止渴生津為主。中醫認為苦能清熱燥濕,又契合夏令特點,所以夏季宜多食帶苦味的蔬菜,如芹菜、香菜、萵筍、絲瓜等。不過,脾胃寒涼或體質較弱者不宜多食。夏季飲食還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多吃蔬菜、瘦肉和時令水果,避免食用寒涼冰冷之物。由于夏季致病微生物極易繁殖,食物易腐敗變質,腸道疾病高發,所以要講究飲食衛生,謹防“病從口入”。民間有“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的說法,脾胃虛弱人群尤其是兒童,容易出現身體疲勞、四肢無力、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等癥狀,即“疰夏”。而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是夏日補充鈣、鐵的首選,立夏吃蛋有助于防治疰夏。
傳統手作,防蚊香囊伴你夏
立夏過后,蚊蟲開始增多。為此,老西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制了防蚊香囊。該香囊由丁香、白芷、艾葉、蘇葉、藿香、石菖蒲、檀香等組成,具有化濕健脾、防疫解毒的功效。香囊使用方法多樣,既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等處,也可以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家長還可以將香囊放在孩子的衣兜里或枕邊。不過,香囊的香氣一般維持兩至四周,一旦香味轉淡,驅蚊效果就會減弱,此時需要及時更換新的香囊。
在這個立夏時節,讓我們遵循這些養生要點,健康、舒適地迎接夏天的到來。
記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資料 / 上海天氣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